绵绵_后记留不住的故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后记留不住的故事 (第2/4页)

  这两场经典演唱会,也构成了她和黎靖炜的爱情故事当中的小小部分。

    那个时间,在内场,同样有一个女孩,看着这一切,看着唐绵,看着她与千万人一起的笑与泪。

    所以,《绵绵》当中的一些文字,属于唐绵,也属于唐绵背后的“那个女孩”。

    我认识“那个女孩”的时间,我现在都记得很清楚——是2015年的秋天。

    那段时间,她告诉了我,关于她的一些小故事。

    那些话语,吸引了我,陪我度过了那段忙碌的时光,我时常回想,怎么会有这样动人的故事?也很想要知道,他们后来发生了什么?每天都很迫切。

    我最后一次见她,是2015年的12月27日。

    那一天的凌晨,有一点点冷,我们甚至没有一个告别,她就消失在了我的生命中。

    那之后,我很想再联系到她,努力过,真的努力过,但我知道,不会再有可能。

    不过,她的那些话,总是会在脑海中回荡,一直到今天,我的心中都有那个故事的位置,久久不能忘怀。

    我想,她和她的那个他,应该有一个属于他们的美好结局。

    这也是我的小小私心和愿望,也是初衷。

    这两天,我翻了一下自己的文档,发现时间真的过得很快。

    我第一次动笔《绵绵》,是在2016年的8月,我从香港回家的当天晚上,那个时候,它就已经在我心中好几个月了。那一年的国庆节,我恰好没有出去旅游,就天天坐在电脑面前,所以尽管不知道呈现出来的东西是什么,但我仍旧打了类似于随笔的初稿,差不多有三四万字吧,我给它取名叫《归港之时》,没什么实质内容,但我知道因为那个讲故事的女孩,我自己非常想要完成它。

    2017年的夏天,具体时间我也记得很清楚,那是我出国培训的前一天,我所在的城市下了整整一天一夜的雨,滴滴答答响个不停,风雨微微,将我的窗帘撩动。我没理第二天的早班机,写到凌晨两三点。我抱着笔记本电脑坐在床上的那个姿势,我现在都还记得。那时候的《绵绵》仍旧不叫《绵绵》,叫《港都夜雨》,我取名字的时候,完全还不晓得有一首很好听的同名闽南语歌曲。当然,“唐绵”和“黎靖炜”也都还不叫这个名字,他们一个姓江,一个姓周,都很简单。如果记忆没有出差错,那一晚,是2020年前,我最后一次打开那个文档。

    2018年、2019年,这两年我都特别忙,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在国内,所以这个故事尽管偶尔会在我脑海中晃动,但在现实中,算是被我彻底搁置、暂时遗忘了。

    2020年8月初,那段时间我终于有一丢丢得闲,不知道为什么,就忽然想到了这个未完的故事。8月10号上午,我的激情突然就上来,完全没有过多考虑,在iPad的某软件上,编辑了两个字“绵绵”,截图再剪裁一下,就成了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封面。下午再一顿cao作,很快就注册上传了这个故事。所以,《绵绵》上“po18”真的是源于我的激情和那个当下的冲动,如果那天没有那一股情绪在,我大概永远不会把它上传到任何平台,大概率会再次的半途而废。

    也正是由于这种冲动,就像有些朋友知道的那样,“绵绵”这个名字起得相当随意,打开iPad编辑的时候,灵光一现出来的,觉得这样排版,还挺好看的,和陈奕迅的那首歌并没有任何关系,甚至在这之前,我只听说过有这首歌,却从来没听过。

    不过,在名字确定之后,数章呈现出来之后,我也逐渐发现,这个随意起的名字,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这个故事是围绕唐绵、以唐绵的视角展开的。

    所以,现在回望,故事当中的很多人物大概是“不完整”的。

    当然,这里的不完整,是指相对于唐绵而言,我个人感觉,该交代的也交代得七七八八了。

    我想写的,不止是爱情,还有我喜爱的那些元素,也差不多都写了,我还算比较满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