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17节 (第1/3页)
兼之袁天罡和李淳风这些年一直在搜寻各个版本的先秦诸子百家论著,用以搜罗前人关于《易经》的各种释义。二人借助大唐收集来的书,不比寻常世家积累的少。 只是两人对先秦百家的各种‘政治理念’不感兴趣,他们只关心其中论述阴阳与星象的解析。摘抄出所需之词后,剩下的书就都搁在专门的书库里存放了。 姜沃曾经借过一两本来读,两位师父都乐见其成,只嘱咐哪些书珍贵,要好生爱惜,其余就不管了,令她只管随意取阅,以增见识。 媚娘听她这么说,眼睛也就恢复了明亮神采:“那以后就劳烦meimei替我借书了。” 她所迷茫的,或许能从圣贤书中找到答案。 第17章 冬日 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是下雪了。 冬风拂过,玉屑似的雪片从枯茶色的树叶上落下来,像是树木也忍不住寒冷,大大哆嗦一阵子似的。 距离重阳佳节,又是三月过去了,眼见就要过年。 * 屋里因烧着炭饼,要留小半扇窗子通风,正好可以对着半片天光雪色,让人更觉头脑清醒。 姜沃和媚娘都裹着一件皮裘,正打着对桌看书,间或停下来跟彼此探讨心得。 媚娘手里拿的是一本东汉大儒所标注过的《尚书》。她指着里头一句“天聪明,自我民聪明。”与姜沃道:“看着这句,就想起meimei之前背的《易经》,天垂象,见凶吉。”[1] “大约这就是天人合一的道理。” 姜沃也细想去:“是,师父们讲过天意与民心。有时观人文便是观天文,观政教亦可以观吉凶。” 陶枳进院门后,从半开的窗户处见此情景,脸上就笑眯眯的:哪有家长不爱看孩子们勤奋学习? 尤其是武才人经上回之事后,没有颓丧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性子越发沉静谦和,日日以读书为乐,陶枳便觉得这孩子更可怜爱了。 兼之姜沃如今要去太史局上辅导班,呆在掖庭的时间不由少了许多,这三个月来,倒是媚娘白日常来宫正司走动,时不时帮着陶枳做针线,年前宫正司忙着整理归档的时候,媚娘也分担了不少抄录的活计。 且媚娘言谈很实诚,直接就对陶枳道:“陶姑姑,如今我在北漪园,免不了受人言三语四——我便是自己想开了,搁不住总有人反复提及徐婕妤之事来怄我。倒是在宫正司心静些。况且帮您做点事儿,才不辜负姑姑素日待我的好。” 陶枳在窗外笑看了一会儿,便招呼两个孩子:“先把书搁一搁,过来吃新出炉的胡麻饼。” 姜沃和媚娘闻言都把书放下。 唐时颇有海纳百川之意,丝绸之路兴盛繁华,以至于长安城东西市中胡人酒肆、各色异域小吃随处可见。 比如胡饼。 胡饼有烤的干巴巴表面洒了芝麻的,也有内里填馅儿的。 冬天最适合吃的就是填了羊rou馅儿的胡饼了!上好的羊rou切碎夹在胡饼中,间层抹上椒豉油,既去了膻气又增rou的鲜香,上炉子烤了,外头面脆酥香,起了一层油酥,里头rou鲜美润口。 雪天里热热吃上一个,觉得身子都暖了。 每一张胡饼都有脸盘子那么大,姜沃和媚娘分吃一个就够了。 吃完后,姜沃擦了手起身,从窗看外头雪已经停了,就道:“姑姑,我去厨下新烙一些胡饼给师父们送去。” 陶枳点头:“我已经与李厨娘说过,饼子都提前预备下了,等你去要就现上炉。” 姜沃都走到院中,陶姑姑还不忘道:“早去早回。看这天色,没准还要继续下雪呢。” * 临近年下,宫中女官们都发了新的皮裘,全部是细细红缎滚边,帽子也是一般,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