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上方谷引火不得 原是东风已定局 (第2/2页)
以防不虞。
两军渭水相拒。先是王平、张嶷中伏击,蜀军折损万余人,后是魏将郑文诈降,被诸葛亮识破,将计就计,得了大胜。紧接着,又用故意让司马懿劫走木流牛马,夺得魏军粮草,逼得司马懿弃盔而走。
如此形式倒转,诸葛亮大得优势,此时又听闻孙权兵分三路,共同伐魏。这可望的前景暂时调动了诸葛亮疲惫的身体,他在祁山,又令蜀军与魏民相杂种田:军一分,民二分,并不侵犯,做长久之计,应对司马懿坚守不出之策。
这还要说几次对战之后,司马懿自知不敌诸葛亮,将魏军战略转为坚守。无论如何,都不出战。无论是魏延带着金盔前来挑衅,还是蜀众将放声辱骂,皆是坚守。夏侯惠、夏侯和忍无可忍,自请出战,司马懿应允,不曾想此次竟然得了胜,将蜀军运粮的木流牛马尽数劫回。这战使得魏军士气大震,加上夏侯惠等,不时截杀,半月之间,连胜数阵,一转败势,司马懿心中欣喜,有得了信心。
他自不知高翔听诸葛亮命令,佯作运粮,驱驾木牛流马,往来于上方谷,正是等着魏将来劫。
这日,魏将又擒到蜀兵数十人。司马懿唤至帐下问:“孔明今在何处?”
众人皆说:“诸葛丞相不在祁山,在上方谷西十里下营安住。今每日运粮屯于上方谷。”司马懿备细问了,即将众人放去;唤诸将分付:“孔明今不在祁山,在上方谷安营。你等于明日,可一齐并力攻取祁山大寨。我自引兵来接应。”众将领命,各准备出战。司马懿懿发兵起行,令张虎、乐綝各引五千兵,在后救应。
诸葛亮正在山上,望见魏兵或三五千一行,或一二千一行,队伍纷纷,前后顾盼,料必来取祁山大寨,便密传令众将:“若司马懿自来,你等便往劫魏寨,夺了渭南。”众将各听令。
魏将在上方谷谷口等待,见得魏军,料是司马懿,纵马向前视之,正是。魏延大喝一声:“司马懿休走!”舞刀相迎。司马懿懿挺枪接战。不上三合,魏延拨回马便走,司马懿随后赶来。
魏延只顾按照计划,望七星旗处而走。司马懿见魏延只一人,军马又少,放心追之;令司马师在左,司马昭在右,司马懿自居中,一齐攻杀将来。魏延引五百兵皆退入谷中去。司马懿追到谷口,先令人入谷中哨探。回报谷内并无伏兵,山上皆是草房,断定此处是屯粮之处,大驱士马,尽入谷中。
忽见草房上尽是干柴,前面魏延已不见了。司马懿心疑,问二子道:“倘有兵截断谷口,如之奈何?”言未已,只听得喊声大震,山上一齐丢下火把来,烧断谷口。魏兵奔逃无路。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齐突出,草房内干柴都着,刮刮杂杂,火势冲天。
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遵从本能反应下马,抱住二子,“我父子三人皆死于此处!”父子三人正抱头痛哭,司马昭忽得觉得胸口一痛,绝望之时想起司马懿时刻带在怀中的龙角,便惊叫道,“父亲!龙御风雨,快用那龙角!”
诸葛亮在山顶,看得山谷见黑烟缭绕,火光冲天。他长舒出一口气,数日前,他吩咐众将如此安置,等的就是这一刻——一定要在上方谷火烧司马懿!他等的就是这一刻!这日日夜夜,就是这一刻。这是耗尽他所有精力和计策的谋划,是他还能打起精神,最后对天意反抗的一次人谋。他用小指缠住白龙的身体,只等着谷中烟火结束,便能找回属于白龙的逆鳞,整顿军队,前取洛阳。
可惜的是,他的希望落空了。上方谷区域忽然狂风大作,黑气漫空,一声霹雳响处,骤雨倾盆。满谷之火,尽皆浇灭:地雷不震,火器无功。谷中响起一声:“不就此时杀出,更待何时!” 魏兵奋力冲杀。张虎、乐綝亦各引兵杀来接应。马岱军少,不敢追赶。
这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却也淋湿了诸葛亮全身,浇灭了身体刚刚重燃的希望。
“丞相!”众将不免失望,看得诸葛亮落魄的模样,想劝慰些什么,却连自己都没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阴雨。
诸葛亮身体有些僵硬,回顾众将,只见唇齿开合,耳边却全是嗡鸣,听不得声音。他知道这落魄中有多少心惊,他分明看见了司马懿父子手中那截流光溢彩的龙角。
当年赤壁,诸葛亮以白龙祭风,如今上方,司马懿以龙角求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谋又怎么敌得过天定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