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贵妃(h 古言 1v2)_96.上不得台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96.上不得台面 (第1/2页)

    

96.上不得台面



    季长风被送客后,跟他的走动更少。

    只是听手下人说,苏临砚最近出入许多名贵场所。

    以前叶宗青不接的宴,他全接了。叶宗青不见的人,他也全都见了。倒是真的把卖师求荣这名头坐了个响亮。

    苏临砚毕竟是侯府的亲系,又没了顶头上司,现在更是官运亨达,没人不给他几分薄面。

    其实大多数朝廷命官,看到这些世族子弟摆出一副清官派头的时候,都很不屑。

    科考不盛时,金陵里十个官员抓八个都是内阁嫡系、世家上流。说白了大家属于一路人,天生主子命,喝的都是老百姓的血。

    姓谢李的就是比阿猫阿狗高一截,提拔寒门末流也是互相较劲儿的手段,没人会真的触碰自己根本利益。

    受到世族封荫恩惠的人,本就是在极端环境下催生的产物,是公平的绝对倾斜方。既得利益者帮平头百姓出头,老虎替绵羊找公道,那可真是装模作样。

    苏临砚如今的作态,在众人眼里,不过是叶宗青死了,谋划得逞,眼见前路无阻,原形毕露。

    这些猜测倒也都是其次。

    眼见苏临砚正是势头,又有侯府保驾护航,那他抛的橄榄枝谁敢不接,他要入宴,谁又敢不请。

    只管把苏临砚当宫内那位大太监一样对付。

    再虚伪,又能有薛止喜怒无常?再图利,又比得上薛止贪得无厌?

    苏临砚为了拉拢世族,甚至联合内阁几位叶宗青生前政敌,将未修缮完整的律法拿出,让勋贵重新敲定。

    集合数十名官员学士的“编赦所”就此成立。

    那写坏无数笔杆子,含了叶宗青半生心血的变法,终究是拱手让人。

    编赦所成立小半月,那些阁老侍郎们,攥着笔,一起商讨了几日几夜,却猛然发现,能修的不多。

    国库本就空虚,地方逋欠税银事件层出不穷,年年都是赤,这东西还不能查,一查准是锦衣卫干的,问了也是白瞎。

    百姓被饿死也就算了,但是地不能荒,地一荒,没税收没买卖,再这么赤下去,别说水利治黄,明年连军饷都交不起。

    那只能重丈田地,归土与民。

    但是也有能改的。

    比方说科考审核,提拔人才,任免权再集中到中央,这些就很有说法了。

    当年叶宗青连中三元,在狱中写赞词献媚先皇,等皇帝年老昏聩后又推广太学,诸多寒门子弟都是那时涌入朝中。

    世家绝不允许再出现一个叶宗青。

    门第之见,以后依旧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寒门官员风声鹤唳,再次进入了长久的蛰伏。

    法条修补完整后,编赦所都告了假,正巧遇上谢少卿生辰,他便设请家宴,邀了许多世家的年轻好友。

    有名有姓的都递了请柬。

    这次赴宴的文臣居多,文臣中八大家又占了七成,另外的寒门清流,没了叶宗青依附,大都是来投诚的。

    宴席摆在园子里,柳树缠灯,驱蚊的香熏了半天,一圈圈几案和榻座坐北朝南,正面对着湖心亭,颇为雅致。

    能入这个局宴饮游乐的,即便没有家世,也都是取了功名的成功男人,气氛放松愉悦。

    酒过三巡,诗歌也颂了几轮,夜色落,灯火升起,期间苏临砚被敬了不少酒,他没拒,大多都喝了。

    在场都自诩风流文人。

    喝了酒更放浪,一个个脱了鞋袜靠在榻上,酒倒在衣服上,把袍子卸了高谈论阔,底下传来恭维讨好,引起哈哈大笑,兴致颇高。

    夜越来越深,人渐渐醉了。

    不知谁唤来了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