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38 (第2/2页)
/br>“承蒙皇恩,小女成为齐王妃,本侯气色自然是好的。”聂冬道,“倒是大师这几月,过得如何?可有侯府下人怠慢了?”“府上一切都好。”净义道,“侯爷此来可是要与小僧说说佛理吗?”说个屁!聂冬默骂。明明知道老子来意,这些古代谋士们还喜欢装个高深。于是板着博陵侯那张冷脸,肃然道:“不知大师对yin-祀有何看法?”“按照朝廷律例,yin-祀与巫蛊厌胜之术一样,皆是死罪。然而……”净义话锋一转,“佛说三千大世界,这天下诸佛又岂是朝廷律法所能限制的。百姓虽愚昧,倒也实在。这尊佛不灵验了,换一尊来拜,也是常理。”能把yin-祀说的如此清晰脱俗,也别无二家了。净义一句三千大世界便给yin-祀找到了合理性。聂冬觉得,自己在与净义聊几句,净义也能迅速列出博陵侯造反的一百条正当理由。“侯爷应当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净义笑道,“小民们所求不多,谁能让他们吃饱肚子,他们就拜谁。阿弥陀佛,在净义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了。”聂冬也跟着笑道:“那你看,当下谁能让他们吃饱呢?”“这一点,侯爷比小僧更清楚。”净义恭敬道,“博陵素来是鱼米之乡。”“犬子在数月前曾在易阳郡城与博陵县间的大山处见到不少流民。大师乃是高僧,继续留在侯府也是屈才了。”聂冬站起身,“普度众生才是大师应当做的。”说罢,竟让人送来了一百两银子给净义。净义一愣,这是要放了自己?还准备问几句时,聂冬却已经走了。不等他回过神来,人已经在侯府之外了。净义怀里揣着一百两银子,在府外呆了三秒,顿时雇了马车朝易阳郡而去。他当然知道易阳郡与博陵县之交的yin-祀是怎么回事,毕竟是他主导的。博陵侯已经有了谋逆之心了,这是暗示他去做渗透工作啊!净义大笑,他果然没有看错人!三月,春回大地。张县令照旧组织全县开始春耕大计,各司曹主办集中到县衙内领取种子,随后要发往各村。这都是熟练工了,谁料半路杀出个博陵侯,把县衙内诸人吓了一跳。“侯爷您怎么来了?”张县令笑脸相迎,又赶紧命人去奉好茶来。聂冬大摇大摆的坐下:“本侯听说,这次春耕的种子有人以次充好?”张县令两道眉毛顿时竖了起来,谁不要命敢在博陵侯府的种子里做手脚,一个扫眼,下面的司曹们各个面面相觑侯府春耕的种子是第一批发下去,全部都是最好的啊。“您说笑了,每年侯府的种子都是最好的。一定是哪里弄错了,下官这就去彻查。”张县令赔笑道。聂冬品了口茶,将在场众人都看了一遍,直到几个司曹额头布满了冷汗,这才缓缓开口道:“难道在张大人眼中,本侯只关心侯府一家吗?本侯的心胸就如此狭小?”嘎嘣一声,张县令脑海中的那根弦……断了,心中咬牙切齿这博陵侯,绝对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