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报应 (第2/2页)
瓦前,大片大片的是药材晒场。 可忙碌着的村民们,各个面黄肌瘦,将要入冬,仍旧穿着单薄衣衫。 如此情景,看得江流萤心头闷堵。 “就在那边,我家。”老人指向一间极为破败的黄土屋棚。 屋内昏暗,飘散着柴胡浓重的苦涩气味,以及一股怪异的酸气。 江流萤让碧桃清点老人家晒场上的柴胡,装了整整五筐,车夫一筐筐往车上搬。 “抱歉了,老人家,我家药铺亦生存艰难,这价格,您多担待。”江流萤从袖中取出银两,置于桌面,推到老人面前。 老人却没说话,只似乎身子有些发颤。 江流萤还想他是否嫌自己给的少,准备再说些好话,不成想老人突然“哇”地一声哭出来,拿起钱扑到屋中角落里的竹床边。 “女儿啊,你瞅瞅,这是钱,钱啊,走,爹带你去医馆。” 江流萤这才发现,屋子里竟然还有一人。 待她看清床上那人模样,才终于明白这屋中怪味从何而来。 那是个年轻女子,面色灰白,脸颊凹陷,身上盖着好几层破被。 酸臭的味道从破被之下散发出来。 “是疟疾。”江流萤走过去,拉起女子耷拉在床边的手,双指落在她腕部,“脉象紊乱微弱,气血虚亏,需要立即用药。” “你是大夫?”老人惊道。 江流萤摇头:“家母祖上世代经营药铺,也存有几本医术……” 老人有些失望,不耐心再听下去,掀开被子,就要将女儿背起。 “且慢!”江流萤出言阻止,“她现在身子太过虚弱,不宜移动。” 老人无助:“那怎么办?药那么贵,最近的医馆在镇上,有三里路,难不成让大夫出诊?这些钱哪里够啊!” 江流萤不明所以:“买药?你家中这么多柴胡,为何还要花钱买药?” “柴胡有什么用?”老人快急哭了。 江流萤这才意识到,这些药农原来并不知自己种的药材能治什么病。 “柴胡便是治疗疟疾的最佳良药。” 江流萤用老人家中的柴胡,和去其他村民家中借来的黄芩、常山,熬出了汤药。 一碗药喝下去,老人女儿的面色便好了许多。 老人心情放松下来,终于肯坐下歇息。 江流萤便问了他一些当地的情况。 县中医馆由几家大药商把持,价格昂贵,大夫傲慢,从不写药方,治病都是直接卖药汤。 因此本地百姓根本不知何药治何病。 “我这女儿啊,命苦,从小没娘,好不容易说了桩亲事嫁了人,刚成婚一个月,姑爷就得了痨病死了。婆家非要说是我姑娘命硬克死了他,把人关着不让回,病了也没人管,前些天送回来,人昏昏沉沉,话都说不清。我这老头子又没用,请不起大夫……” 他说到这里,枯黄的脸上划过两行泪,突然就在江流萤面前跪下:“姑娘,你是我家的恩人,请受老头子一拜。” 江流萤扶住他:“老人家,是你的柴胡好,药效才快,我根本没做什么。” ** 出安平县的路上,车夫不禁感慨:“夫人真是好人啊。” 他进屋跟老人借水喝的时候看见了,江流萤提前跟他结完租马车的钱后,偷偷把剩下的银子塞进了老人女儿的被窝里。 “不过是做些我能做的。”江流萤隔着帘子答。 车夫安静片刻,有些不好意思地开了口:“其实,我母亲也病了许久,为了省银子,不肯请大夫,夫人若是……” 江流萤正听着,车夫的话却戛然而止。 随即,马车骤停,马儿的嘶鸣声划破山间宁静。 碧桃奇怪,撩开布帘,探头往外看去,江流萤没拉住。 已是暮时,山里刮起阵风,树桠在暮色里阴恻恻地晃动。 只一眼,碧桃身子便猛地一颤,缩回车内。 “小姐,好、好像是山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