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9章 月迷津渡 (第1/2页)
第69章 月迷津渡
三月天晴,杏花柔媚,燕子缱绻。 树影下,柳淮安几番吐息,终于开口:“之前一直说,等春试结束就去拜访,就是想着,若是有幸能得中,就……就上门提亲……” 柳淮安一边说一边握紧拳头又松开,感觉到自己掌心不知何时沁出的微微汗意,面上还是尽量放松,“上天垂怜,许我高中,今天又在曲江宴上遇见,实乃缘分使然。” “苏姑娘,淮安不才,想娶你为妻。” “虽然我名次不高,大抵要外任,肯定比不上你在京城繁华便利,但我会好好对你的!” 声音一句坚定过一句,神情也是十二万分认真。 对面的苏清方无声摸了摸腕上玉镯,缓缓弯起唇角,给出了一个十分得体的笑容,道:“柳公子能够金榜题名,是自己奋学广识,怎能尽数推给天意?” 也不要说什么冥冥中自有缘分。 苏清方接着道:“公子来京城不久,可能对我家的事还不清楚。我表哥贬官,弟弟外放,本也无权无势,现在更是捉襟见肘。公子新科及第,锦绣前程。我家对你实在没什么裨益。” 柳淮安蹙眉,满脸不可置信,还有些隐怒,“苏姑娘怎么会说这样的话?我是真心求娶姑娘的,并不怀功利的心思,也不在乎姑娘家境如何。姑娘难道一直是这般想我的吗?” 想当初,他心觉走投无路跳水,被他们姐弟救起,后又寄居刺史府,常得她关照。在他心中,苏清方一直是个知书识礼、玉洁冰清的人儿,怎么现在一口市侩味道。 说句实话,哪怕是四年前,苏清方也不觉得自己有多了解柳淮安,不过遇见说几句话,何况四年没联系的今天。 四年,将近一千五百个日夜,也就这么过去了。 再过几天又是清明了呢。 苏清方望了望绝好的天空,干净明朗,有感而发:“可能……是在京城呆久了吧……” 听起来像是舍不得京城的阜盛。 柳淮安嘴角牵出一丝浅淡的笑,语气苦涩且讥诮:“姑娘到底是觉得自己于我没有裨益,还是觉得我出身微寒,于姑娘没有裨益?” 苏清方怔神,沉默良久,最终也没说什么,礼数周全地福了福身,绕步离开。 燕子也飞去。 柳淮安郁悒叹息,收拾起心情也准备离开,眼神一转,却见不远处杏树后站着一名青年,双手交叉在胸前,正是李临渊。 青年原本在看苏清方离开的方向,似乎注意到旁侧柳淮安的视线,也把目光转到了柳淮安身上。 一个内官趋行到青年身旁,谦恭请道:“太子殿下,陛下找您。” 太子? 柳淮安听到,瞪视着青年远去的背影,表情凝滞。 李临渊,竟然就是当朝太子? 呵,呵呵,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进士哪里比得上太子呢。柳淮安心想。 *** 暮色初合,江畔垂柳次第燃起红绡宫灯,投在浮满杏花的碧阴波浪中,渲出一股淌满胭脂的厚腻。白玉台上,琵琶弦歌不辍,胡旋舞蹈不止,更有文臣武将,赋诗行令,舞剑长歌。乐不可支。 若非皇帝体力不济,恐怕会一直宴庆到天明。 曲终人散。李羡正在处置最后一些收尾事宜,却见安乐微有担忧的面容,与他耳语道:“卫漪说苏清方宴会中途离开了一下,现在还没回来。让我帮她找一下。” 李羡拧眉,“问过门卫没有?” “问过了,没见到。”安乐回答。 “那就还在这园中。这里四面都有守卫,丢不了,说不定是迷路了,”李羡安排道,“太晚了,让卫漪先回去吧。我带人去找,找到会告诉你们的。” 安乐其实已经派人找了小两刻钟,月黑风高,台高楼深,毫无踪迹,不然也不会来麻烦李羡了。不知为何,安乐感觉李羡今天有点心不在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