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9)新帝(下) (第1/3页)
(39)新帝(下)
相思看着她,心中忽然生出一丝怜惜。她们曾在这里并肩而坐,语笑嫣然,以为岁月会一直宽厚待人,为她们寻得如意郎君,有最美好的岁月。可如今,令仪困守宫中,心力交瘁,她却一点都帮不上忙。 她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如何安慰,只能握紧崔令仪的手。 崔令仪微微一笑,神色竟难得地认真起来,她低低道:“相思,你可以出入宫内,麻烦你告诉许安宗,让他远离是非,保全自身。” 暮色漫过宫墙时,慎思堂的琉璃瓦上铺着薄雪,日光碎金似的落在青砖地。相思回首望去,崔令仪立在槛内朝她摆手,雪色大氅被穿堂风吹得猎猎作响,像一只将坠未坠的纸鸢。 离宫前忽听得宫中檀板轻叩,一缕笛声贴着帘幕缓缓漏进来,唱词缠绵悱恻,婉转动听。 “是宫中排了新戏吗?”相思轻轻问着,心下生疑。 丧期未过,太后病重,宫中原不该有这些靡靡之音。 引路的小内监垂首答:“是皇帝安排人新编的《玉簪误》,专门给欢然公子看得,讲的是陇西李氏公子在兰若寺避雨,将传家的羊脂玉簪错赠了小倌……” 戏腔又起时,唱的是“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相思闭了闭眼,没有再开口。 建武二年春寒料峭,檐角垂下的冰凌子还泛着青白。许安宗因私藏先帝遗物未曾上交宗庙,被皇帝许安平斥责。 许安宗虽上表谢罪,散尽家产以求宽恕,然而许安平始终冷眼旁观,未曾动容。 其实这不过就是个由头,在此之前,许安平已经寻了很多理由教训这个曾经与自己争夺皇位的弟弟。 许安宗战战兢兢地过了些时日,终因忧惧过甚,精神大乱,言行疯癫。 许安平得知后,将信将疑,亲自带着近臣前往府邸查看。见到许安宗披头散发,眼神呆滞,口中喃喃自语,忽而癫狂大笑,忽而伏地痛哭,甚至还扑向廊下犬食盆,将混着泥土的残羹塞入口中。 身边的小厮想要将许安宗来开,他却反手抓起青砖砸着两颗门齿,含糊嘶吼:“你们看不见吗?御膳房的羹里都是蛆虫,这才是珍馐美味,快吃、快吃……” 他吃得十分满足,许安平半蹲下身子近距离地观望着,微微一笑,对身边人说道:“去,找条狗尿进去。”内监赶紧遵命实行,许安宗瞧着这一幕丝毫没有迟疑,还是兴致勃勃地用手捞着里头的狗粮品尝,脸上还挂着笑容,连连说着“好吃好吃”。 “真得好吃?”许安平捏着鼻子问他。 许安宗嘿嘿傻笑,仔细分辨了一下,似乎是认出了这是许安平。原本那张清俊的面容现在狼狈不堪,满是泥土,脏的发出恶臭。他指着那些狗粮和许安平说道:“大哥,要不你也来尝尝?” “算了吧,也就只有狗才会吃狗食。”许安平嗤笑,满意地微微颔首,抬脚在许安宗身上踹了几脚,靴尖碾过他痉挛的手指,随即下旨,命人即刻将他发配宁州,不再过问。 出发那日,许安宗仅带数名随从,行李简单,仿佛一介流民。 相思与周述前来相送。相思看着满头乱发、衣衫松垮的许安宗,心中百感交集,始终觉得这一切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