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00章 红喜事,红封,告知 (第3/4页)
。 逛了一圈之后,两人回到村里。 苏何原本打算逛一圈就回去的,但村里办红喜事,他就没办法走了。 叶传秀道:“我之前忘记和你说了,既然你没走,那就一起去吃席吧。” 既然是要去吃席,苏何怎么样都要给个份子钱。 “妈,你手里头有红封吗?我给个份子钱。” 叶传秀翻了个白眼:“你一个孩子,又没有成家,咱们也没有分家,你给个什么份子钱?” 话虽然是这么说的,没有成年,又没有成家,家里也没分家,确实是不需要给两份份子钱。 不过苏何这不是有出息了么? 这样去吃席,连个份子钱都不给,也容易让村里人说话。 叶传秀虽然说着,还是去找了张红纸出来,裁剪了一下,就给了苏何。 这个时候,成品红包还没有出来,那种只要去商店里,花个一块多几块钱,就能买一打红包的事情还没有。 农村人给红包,有点就是直接给钱了。 有人会在外面接了,然后把人和钱的数量给记录下来。 这就是预备给后面还人情的。 苏何想了想,拿了个五块钱的,直接包在红纸里面。 他原本还想给十块钱,但十块钱太多了,相当于人家一个月的工资,不太妥当。 实际上,这个时候吃席,大部分就是几毛钱。 关系再好一点,也就一块钱。 像叶传秀,因为办了个乡村托儿所,每个月都有几十块钱收入,她就给了一块钱。 至于苏兆华,他手里头也没有那么多钱。 也不知道是不是今天听到他和叶传秀的话,所以还在生闷气,这会儿不知道是不是在家里躲着。 苏何也没在意,叶传秀总不会让他饿着。 回头煮个面,或者是吃几块点心,总不会饿着。 当苏何给了五块钱,可是把这办酒席的家里,都给惊喜了。 这也半个月工资了。 至于还人情,这还早呢,苏何还读书,最早也要等两年后,等苏何读大学再说。 村里人还不知道,苏何下半年就要去燕京读大学的事情。 苏何还是第一次见这个时代的红喜事,很多的规矩,比如新郎要背着新娘在村里转一圈,在村里中央的那个大榕树下围绕着大榕树转三圈。 还有一大堆的各种要求,都是当地的习俗。 比如新娘子进门,要家里的晚辈去端洗脸水,让新娘洗去尘埃,代表了新的生活。 比如,还有结婚的时候,还要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分别站在两旁,举着红旗,在前面引路。 各种风俗很多,苏何简直咋舌,这结一次婚,差点半条小命都要搭进去吧? 吃完席,叶传秀去厨房弄了点菜回去。 就算是赚了钱,这节俭的品质也没落。 其实以南竹村的习俗,红白喜事是要吃十顿的,就是从正餐的前一天晚上就要开始。 当然昨天晚上那一顿,是只有厨师他们吃的。 但村里人也可以从今天早上开始吃,一直吃三天九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