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出书圈粉 (第1/2页)
“西游释厄传?没听说过,是一本传记书册吗?” “连这个都不知道?也难怪,看你身上衣服破旧的不成样,应该是个穷酸贵族,当然看不起这本新书。” “什么意思?一本书而已,只要市面上有卖,我虽然家道中落,但还是买得起的。” “切,别吹了。那是萧御史最新创作的一本志怪话本,目前只讲到第十章回。市面上刚刚流出,却不是刊印的,全是寻人精细抄录的,一本都卖到十金呢。” 什么???一本十金?抢钱呢? 不仅仅是围观的路人这么惊叹,包括作者萧锐自己也想不到,仅仅是前十回的一册,就能卖到十金的天价,这裴寂也太特么黑了吧?你以前当宰相、帮忙谋划晋阳起兵绝对屈才了,你应该创建一个商业帝国,统治全世界那种。 不错,这个点子是裴寂出的。 当萧家庄的人都沉迷于大闹天宫的精彩剧情时,裴寂却已经看到了这个故事话本的商机。建议开个书局,刊印兜售成话本。 可当听到这故事八十一回,约有九十万字的时候,裴寂放弃了刊印的想法。 原因是太难了,雕刻制版什么的还在其次,毕竟只要热卖就能回本,重复刊印也不耽误挣钱。 可难在纸张上面,唐初延续的是前隋的科技水平,单纸张这一项,目前的纸张虽然已经普及,但也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以来,到唐初已经五百年了,期间虽有进步发展,但制约很大,大部分文人用的都是硬黄纸,质量很差那种。用萧锐的话讲,擦屁股都掉渣,太坑了。就这种品质的,朝廷还下令说,为保护文字传承,损毁纸张有罪。 当世没有好纸吗?也不是,宫廷御用,官府行文,还是有精良纸张的,但受制于产量极低,所以许多官方行文、还有朝廷的文书,依然要用到绢(丝织品)。 大名鼎鼎的宣纸就是上品。可现在是贞观二年,宣纸尚未扬名,也只是有个雏形罢了,是好纸的产地,却没有宣纸的名头。 历史记载: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因泾县属大唐宣州管辖,故而得名宣纸。 宣纸主材料是青檀树皮,配合稻草等,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方能制成,很是耗时耗力。而当地野生青檀数量有限,所以产量就有限。 这样一来,从原料上卡住了,别说你萧锐想用这个纸印刷出书了,就是号称五姓七望的千年世家,足够豪门了吧?许多收藏的古籍孤本,想印刷出版也不能,依旧是竹简保存。而他们普通的家族子弟用纸,也是质量有限的草纸,就这,价格还不低呢。 想要达到印刷的水准,九十万字?一本书的纸张造价得多少?卖多少钱?多少人能买得起?能卖出去多少? 计算过这些,裴寂放弃了,萧锐也放弃了,给了裴寂一笔钱和一间铺子,让他去张罗找人抄录和经营。 但萧锐没想到,这老头儿如此黑心,十金?就这都被人抢?还不够卖的。长安人傻钱多吗?早知道这么有赚头,我干嘛关了当初那间文房四宝铺子? 萧锐直拍大腿,好像错过了一个亿似的。 不过转念间忽然想到,对呀,造纸造纸!大唐纸张这么珍贵,我可是有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