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_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其不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其不意 (第3/4页)

宰相老爹聪明啊!

    于是乎,几人你一句我一句,要么安慰,要么分析,这让杨帆有些意外。

    谁说这几位兄弟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来着,若真敢小看他们,真会阴沟里翻船。

    不过,自己的算计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所以杨帆并没有把事情的原委说出来。

    但还是委婉的提醒:“各位兄弟的关心某铭记在心,不过有些事情现在还不宜透露……”

    程处默几人也把酒一口闷了,接话道:“兄弟不用解释,有什么事只管吩咐就行,让那些看不起咱们的家伙知道咱们的厉害,我们跟着兄弟干就行……”

    杨帆有些无语,刚刚还夸这几个聪明来着,一下子混不吝的性格又涌现出来,难怪被称为长安四害呢!

    ……

    新年休沐的日子又是一场大雪,长安城笼罩在一片极低的气压之中。

    在这寒冷的冬日,有一件稀奇事儿成为了长安城人人议论的饭后闲谈。

    据说,作为长安城最大的惹祸精,专挑勋贵和世家硬刚的憨货杨帆居然要出书了。

    而且还是由崇贤馆里的学士共同审阅通过的,这简直颠覆了众人的认知。

    虽然杨帆平时会做一些诗词歌赋,可著书传道这可不是一般的大儒能够做得到的。

    可杨帆这一个毛头小子偏偏做到了,众人惊讶的同时又有些好奇。

    要知道朝廷的一纸诏令下达,将《杨氏启蒙学》和《杨氏算学》作为了大唐学堂的启蒙学。

    同时决定,科举考试将从今年春闱考试开始改制,并制定出了详细的细则。

    这一次科举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举考试由一年一次变为每两年一次,也就是说,今年考不中的学子,下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就要等到第三年。

    第二,此次考试被录用的考生,将会取消吏部考核环节,由皇帝直接进行殿试进行排名。

    第三,今年春闱科考,不需要人进行举荐便可参加,而且考卷将采取糊名制度。

    第四,此次考试增加了农学等专业知识的考核,更加大了科举作弊的惩罚力度。

    考生作弊被查处,视情节之轻重会受到禁考乃至服徭役的惩罚,考官作弊被查处,轻则掉官,重则砍头。

    第五……

    一条条一款款,写的清清楚楚,通过皇榜张贴之天下。

    这个改革的诏令一经下达,无数寒门士子全都欣喜若狂,甚至很多人买鞭炮进行庆祝。

    整个长安城变成了沸腾的海洋,随着诏令传遍天下,一股浪潮席卷整个大唐。

    这一次的科举改革的措施,可以说全部都是对寒门学子有利的。

    虽然刚开始实行,按比例来说,世家勋贵子弟的录取率可能还是比较高。

    但这套改革只要推行下去,就一定能逐步推翻了世家勋贵的垄断地位。

    科举考试变成两年一次,对于距离遥远的偏远学子来说,这可是一个福音。

    特别是对寒门学子,他们来一趟长安,一来一回可能都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这对于财力还有身体素质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如今改成两年一考,寒门学子就有足够的时间准备考试。

    取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