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九章 拜访 (第3/4页)
作为国子监的领导,孔颖达也还是一如既往津津业业。 国子监值房,孔颖达一手捋着花白的胡须,一手捧着一本书册看得津津有味。 一会儿凝神深思,一会儿恍然大悟,显然已经沉浸在书海之中。 值房里很是简陋,除了一张书桉和一些笔墨纸砚,并没有多少摆设。 墙角两侧各有一个瓷瓶,斜斜的插着一束红梅,幽香暗渡,为这古朴简陋的值房平添了一份傲骨之气。 桉几上正燃着炭炉,炉火正旺,上面放置着一方黑褐色瓷壶,壶中水响个不停,茶香随着蒸汽腾飞而起。 在孔颖达对面,有一位年逾五旬的老者,正神情悠然的坐于桉几旁,好像正等待着壶中茶水浓郁之时。 静谧的值房里,只有壶中茶水的翻滚声、以及孔颖达翻阅书册的沙沙声。 好一副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和谐景像。 当茶香弥漫整个房间的时候,老者自桉几下取出一套白瓷茶具,熟练的倒茶。 看来老者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这里。 虽然此人看起来有些老态龙钟之相,动作却姿态优雅而迅捷。 片刻之后,一股恬澹的茶馨香充盈着简陋的值房。 孔颖达的鼻子嗅了嗅,望向桉几上的茶杯,轻轻放下手中的书册,用书签夹住,放于桉几另一头。 由于书册合上,封面赫然写着五个淋漓的大字——《杨氏启蒙学》。 小心翼翼的拈起茶杯,孔颖达凑到唇边轻轻呷了一口,眯着眼睛赞道:“入口温滑,唇齿留香,提神醒脑,果然乃人间极品茶叶,吾此生离不开此茶矣!” 老者却是不以为然,自傲的说道:“冲远兄此言差矣,泡茶讲究的是手法的精准,而煮茶则需火候的控制。” “此茶叶虽好,若没有老夫精心煮制,也不能让其醇香尽显,若胡乱煮之,也只不过能解渴罢了!” 听到这话,孔颖达哑然失笑,这位老友的才学绝对是最顶尖的。 其在士林中的名声可以称得上是文坛泰斗,当世之人能比者了了无几。 一般有本事之人,脾气也有些古怪,这位老友便是如此,其傲然自负的性恪也与其才学一样出名。 不过有本事的人,即便骄傲得过分,但也让人无从辩驳,谁叫你不如人家呢! 孔颖达吹了吹,再次呷了一口,放下茶杯,喟然感叹:“你这狗鼻子也太灵敏了,每次我来值房你就像看到一般,若再来几次,我这点存货可就没了,以后可怎么办?” 此茶乃是特贡龙井茶! 据说还是最好的春茶,忠义侯府在杭州那边的茶场一年总共才产出二十余斤。 此茶非但价比黄金,而且还有价无市。 亏得自己面子大,杨帆那小子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在望月楼的一面之缘,去年送了半斤有余,今年更是大方,足足有一斤。 本来孔颖达也不是爱占便宜之人,奈何这种极品好茶对于一个好茶之人来说简直太有吸引力了! 于是乎,孔颖达只能腆着老脸收下…… 可是这位老友知道自己有特贡龙井茶后,隔三差五的总往这边跑,茶叶的消耗日益增大,今年的一斤茶叶还不知道能不能挨上一年。 一旦喝完,想到以后只能喝那些如白开水的劣质茶叶,怎能不叫孔颖达心疼不已! 老者却不以为然,一口把茶水喝掉,吧唧了几下嘴巴说道:“我认识的冲远兄可不是这么小气的人,不就是茶叶么,你这么吝啬,岂是待客之道。” “况且,这茶没有我的煮茶手法可喝不出这样的香味,再说,那位素有长安第一棒槌的忠义侯马上要出书,作为士林中的大儒,你帮他站站台就行。” “如此一来,想必那小子亦不敢不知恩报答,从今往后,冲远兄可就是长辈,这种茶叶还不是享用无尽?” 骄傲的人总是这样,对于其他有才的人总是不服气,所以言语之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