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二章再次发难 (第4/5页)
。” 只是长乐公主没发现,听到杨帆说赌约不作数,虽然有些解脱,但不知为何,心底却夹杂着一丝丝的失落。 虽然人有所愿,可惜,很多事情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接下来的几天,艳阳高照,关中一带越来越干旱,很多田地因为没有水只得暂时翻耕。 而此时的李二陛下也被搞得焦头烂额。 自古以来,有大旱必有大灾,有大灾必有大疫,李二陛下当然不想贞观盛世的景象戛然而止。 若久旱无雨,春耕自然无从播种,若是旱情持续下去,怕是今年将会颗粒无收。 到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不得不变卖家中田产成为流民,又有多少人因饥饿而死! 历朝历代,百姓是最没有抗风险能力的,年景好的时候,除去税赋田租,还能剩下一口粮。 可一旦遭遇天灾人祸,那将是饿殍遍地……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绝对不是书中的场景。 得到了高产作物,也有了足够的耕牛,李二陛下还想大展拳脚,可惜天不如人愿。 没有水,即使在高产的作物也没有用呀! 而且这些作物还要留种育苗,并不能分发给大唐所有的百姓。 看着耀眼的阳光,李二陛下有些责怪老天的不公。 自登基以来,无时无刻不兢兢业业,可惜老天好像总跟他作对一般,各种灾情连年不断,朝廷有些应接不暇。 这也是为什么大唐兵锋正盛,李二陛下也不敢轻易东征高句丽的原因。 因为李二害怕穷兵黩武,隋炀帝杨广就是前车之鉴。 有时候李二陛下不禁在想,难道如别人所说,是因为自己杀兄困父、弑弟霸媳的行为惹怒了老天,这才降下惩罚? 李二陛下真希望,此时的天空能够飘过一片乌云,甚至能够听得隆隆的雷鸣声。 即使不下雨,起码也能够给百姓一丝希望…… 可惜,即使李二眼睛都忘穿了,天空却还是晴空万里! 与这晴天相比,李二陛下的心头却是阴霾无比,只是差点把担忧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当然,世间是有正反面的,有人忧愁,便会有人会欢喜,这是千古不易的至理。 当百姓纷纷跪地求雨的时候,很多世家门阀却打算利用旱灾来谋划一些东西。 科举改革、科举考试……,李二陛下釜底抽薪想要断了世家的根本,他们当然不能坐以待毙。 而这场干旱则为他们对付李二陛下提供了契机。 只要把李二陛下的名声搞臭,只要李二陛下进行妥协,他们也就有了与李二谈条件的资本。 若成,则门阀高墙巍然不倒,世代传承,若败,顶多继续面对皇帝的打压! 对世家门阀而言,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损失。 为了世家的荣耀,为了世家的传承,他们才不会去在乎那些低等的贱民。 若是这些人的饿死能让皇帝的地位不再那么稳固,他想们这些世家不介意去再添一把柴火。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 朝堂,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就是这里的主旋律。 大家所谋求的,无非利益尔。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皇权与世家天生就是对立面,是不可调和的。 朝堂之上,由旱灾引发的一些问题,成为了皇权与世家争斗的导火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