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二章 流民乞丐 (第3/3页)
都淹成汪洋,房子倒塌牲畜冲走田里庄稼颗粒无收。 郑成功收复台湾大力推行屯垦,大批跟着来台的军民全都分地垦荒,每年都要向官府交纳沉重捐税,本就土里刨食生计艰难,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田庐尽毁,更是一穷二白双手空空,无奈之下只能抛家别舍沦为流民乞丐。 东宁府是明郑政治经济中心,居民生活远较其他地方富裕,不少流民乞丐以为比别处更容易乞食,呼朋引伴扶老携幼赶到东宁府,哪料东宁府也是粮食紧张求乞无门,一些饿得眼珠发绿的流民乞丐不免明偷暗抢填饱饥肠,成为社会治安的一大隐患。 东宁府知府庄文烈生怕出事下令开仓赈灾,想方设法引导流民乞丐在城外集中居住,搭建粥棚施舍薄粥,身体强壮的以工代赈到作坊干些零活,倒也不出乱子。 哪料却惹得冯锡范勃然大怒,下令把庄文烈免职,由心腹祝敬接任东宁知府,关闭粮仓不准赈济灾民,理由是东宁府粮食供应紧张,连满足军民日常所需尚嫌不足,哪顾得上土狗般的流民乞丐。 流民乞丐无处觅食成群结对沿街乞讨,祝敬极好脸面,下令不准进入东宁府码头,避免在国际友人面前有碍观瞻影响形象。 “官府为啥不下令开仓放粮救济灾民?” 徐淑媛眨着丹凤眼,有些迷惑地插嘴问道。 她看多了侠义,每逢灾荒年份朝廷总要开仓放粮,是安抚乞丐流民防止社会动乱的标准动作。 侠义中每逢赈济灾民必有贪官污吏贪污赈粮酷政害民,到那时自有替天行道的侠客行侠仗义,刺杀贪官帮助灾民讨回公道。 想到此处徐大姑娘有些蠢蠢欲动,极想一显身手成为女中英雌。 众官差面面相觑,均是神情尴尬现出苦笑。 半晌侯三呐呐道:“姑娘有所不知,庄知府原本已经开仓赈济,冯总制亲自下令不准放粮赈济灾民。小的,小的也不知啥子原因。” 他当然知道冯锡范下令不准赈济是由台湾乏粮所致,只是打死也不敢公然说出。 徐淑媛俏面如花娇艳无比,侯三情知刺手鲜花绝不是自己可以染指,低垂眼皮不敢多望一眼。 听冯锡范不理会灾民生死下不准赈济混帐命令,徐淑媛惊得目瞪口呆,一时说不出话来。 徐国难闻言也是暗吃一惊,想起双屿岛方惊蛟的言语,追问道:“冯总制怎会下此糊涂命令,是不是因为台湾存粮不足?” 话刚出口就知道不对,官差都是听令行事的官府爪牙,粗鲁野蛮见识低浅,哪里懂得国计民生。 见侯三张目结舌不知所谓,徐国难微叹口气不再理会,示意徐淑媛牵上黄骠马,顺着街道向思明巷方向急步走去,眉头紧皱眸现忧色。 奉令前往漳州实施厄斯计划前,俞洪德和卢泽都明确承诺尽快禀明冯锡范派遣船队前往日本紧急购粮,难道其中出了意外变故? 想起施世轩临别前说的“以图根本”,徐国难心情极为沉重,平安回家的快乐情绪被破坏无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