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一二,弥留 (第1/2页)
袭击江波的凶手在于龙和球球追击下坠崖死了,于龙和球球翻山过河往回走,天黑后在一条河边过了夜,第二天过了河便爬山,爬过一座山峰,又走出很远,也没看见树上的标记。于龙觉得不对劲了。 于龙叫住球球:“球球,咱们走错了吧?走了这么远,我怎么我没见记号呀!” 球球一脸茫然地看着于龙,鼻子伸向空中不停地嗅,过了一夜,气味淡了,球球也不太确定。 于龙找了棵大树坐下,心想:坏了!……迷山了,这可咋办? 于龙镇定了一下情绪,觉得不能再往前走了,越走离正路越远;必须原路返回去,在过夜的河边重新寻找正确的路线。 于龙和球球顺原路返回到过夜的河边老榆树,凭着记忆找到河边的记号,站在记号下往对岸瞭望,以确定前进的方向。 民间的传统,山民进深山老林时,为了防止迷山,沿途要作记号,以便凭记号原路返回。 作记号也是有规矩的,一是记号要作在形状突出的大树上,便于识别;二就是站在这个记号下,能看见上一个记号。记号与记号间的距离没有定数,可以灵活掌握。遇到树木繁密,有遮挡,记号距离就近些,多些;在开阔的地方视线良好,记号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远一些,原则是必须保证能互相看见,不然就失去它的意义了。 然而,山民进山不急不躁,可以从容地做记号;于龙不同,他在追击凶手,身处危险中,情绪亢奋,一心二用,偶尔忘记作记号也是可能的。 于龙站在河边观察了半天,也没看见对岸的记号,真是奇了怪了。于龙只好过河,沿河寻找。 球球也知道他们已经迷山了,很卖力地在林子里钻来钻去,到处嗅探。 于龙返回到老榆树下时是上午十点多,直到下午一点多才找到上一个记号。 原来是风惹的祸,当然,于龙也有责任。 原来匆忙中于龙把树皮铲翻了,但并没铲掉,树皮还连在树上,像一扇门。风把翻过去的树皮吹回来盖住了新鲜的木质白茬,站在远处无论如何也看不见了。 可是,风是飘忽不定的,一阵风能把记号盖住,另一阵风也能把树皮吹开,机缘就在个巧合。风正好把树皮吹开,于龙正好目光投向那里,这才看得见。 于龙骂了自己一句:“卧草!一个马虎差点送了小命。” 找到了这个记号,很快于龙就找到了下一个,球球也找到了他俩的气味,于龙和球球一个找记号,一个找气味,继续穿林过涧往家走。 山高日落早,水低月照迟,很快天光暗下来,于龙也实在走不动了,找了块大石头边停下,决定在这儿过夜。 背靠巨石,更有安全感。于龙在巨石前方生起两堆篝火,胜为阻吓野兽靠近。这一招儿很有效,两堆大火烧起来,火焰熊熊,火光通明,照亮了大片幽暗的森林,野兽们很远就躲开了。 这一夜于龙和球球平安无事,都睡了个好觉。 天亮继续上路,于龙感觉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屁股上的伤口肿胀,跳痛,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 于龙走一段停下喘气,把气喘匀了再走一段,走走停停,行进速度明显慢下来了。 于龙知道,肚子太空了才浑身没有力气。他边艰难地走,边采摘经验中认识的,可以食用的野菜,野果,树皮,蘑菇,木耳,不管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