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6 (第1/2页)
国家相比了,转念一想,何必呢?入乡随俗吧!我不是那种吃不起苦的女孩子,几年留学也就这么过来了。不过个把月的事,不想给人留下娇气的印象。只是一想到手洗的碗碟那种黏答答的感觉,整个人就有些垂头丧气。我在电话里跟Henry说起这事觉得很困惑。老太太的这栋房子有历史价值,占地面积又大,在寸金寸土的牛津还是很值几个钱的,怎么这般抠门?他说,“你大概不知道吧?我们说有些美国人housepoor,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如果她的房子是继承过来的,或者从亡夫手里接手过来的,那么除了出租房子的收入,很有可能手头是没什么现金流的。”我恍然大悟,“我说呢,日子怎么过得这么悲催。这哪像资本注义的发源地啊?比中国的大城市还不如。”Henry很不厚道的爆发出一阵洋洋得意的大笑,等他笑停了,才给我说,“亲爱的,大英帝国早就一去不复返了。你总算明白了吧?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只能卖卖古迹,然后当当美国的盟友和跟屁虫了。这个世界是要靠实力来说话的!”这话听着刺耳,然而道理上绝对正确。美国人和英国人互相瞧不起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由来已久。我以前一直奇怪,英国历史悠久,觉得美国人没文化是人之常情,为什么美国人一说起英国人也是一副不屑的样子?现在看来,再辉煌的过去,一旦跟不上创新的步伐,就会无情地被时代所淘汰。时间久了,慢慢注意到公司的其他部门也有些零星的中国人。欧洲人喜欢在teabreak的时段扎堆,而中国同事则喜欢午饭时聚在休息室,边吃各自带来的饭边聊天。一个名叫吴华的中年女子,看似很热情,主动过来介绍自己,并把我拉去跟一圈人打个招呼,我被邀请加入后,虽然自己不带饭,也三天两头去买个三明治什么的在午饭时间去凑热闹,关系自然就拉得近了些。。没几天便是中国新年,四五个中国同事商议着要到吴华家去聚一聚。原来公司里这些为数不多的中国人平日里每过一阵子就会由一人轮流做东,其他人则各带一个菜到那家去聚餐。眼看着过年了,又是周末,这一圈正轮上吴华,他们也就顺便把我一块儿叫上了。吴华的先生文质彬彬的,方方正正的脸上戴着副金丝边眼镜,一看就是那种在学校里搞研究的人。我没法做菜,所以之前就主动提议我去买两瓶酒带去,大家一致叫好。这会儿这位先生把酒接过去,一边嚷嚷,“小米啊,我听说红酒有益健康,他们外国人每天晚上都要喝上几杯是吧?”我只是陪笑,“平日里都是上班回来赶时间吃饭休息,哪有这等闲情逸致?周末才喝几杯吧,跟中国家庭也差不多。”“哦,那你跟这种跟老美结婚的,饭后一定是跟传统喝红茶了?”我愣了一下,这个倒没注意过,想了想才答,“也没有呀,好像反而是我老公跟我喝绿茶呃!”旁边有同事就笑着说,“老任你干什么,搞得跟户口调查似的?不要老是去揣测人家外国人干啥干啥了,自己愿意怎么就怎么,这日子才过的舒心。”这话实在精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