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17 (第1/2页)
下来,对于大汉的依赖已经让人们的心中产生了倾向。 中行说轻轻叹了口气,仿佛看到了在他面前因为一块偏转的砖块而渐渐倾斜的高楼,这份倾斜起初只是些微,然而大单于并无纠正的意思,而是持放任态度。 他看着军臣单于的眼神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冰冷,不过很快这个眼神就被他垂下眼帘挡住,在外是他一如既往平静又温顺的模样。 大帐内其余人毫无所觉他的沉默,或者说大家已经习惯了这几年来中行说阴阳怪气的沉默。这些人肆意嘲笑着大汉改元之策的愚蠢之处,浑然不知就在数丈之外的大阏氏帐中,南宫公主一字一句将这封已经被中行悦提前看过也检查过的书信扫在脑海里面,然后她的手指在左侧的元年二字上轻轻滑过。 改元,代表了……换天。 她捏紧了拳头。 作者有话要说: 年号这东西是MADEBY汉武帝,之前一直都只有年没有号 不过前元后元这个是史学家说的,皇帝说起来就是哎呀我们重新纪年叭,一般是有什么重大事件发生了才改。 不过武帝之后就变成了想改就改,或者纪年什么或者就是发表新的祝愿而改这样了。 文景两位在历史上的定位在当代人看来绝对是耻辱的,因为苟且忍,举国边防被匈奴人打成了筛子,还被打到首都近郊,然而百余年之后人人都说这是文景之治,个个称赞。 但不要忘了文景之治的先决条件是养出了武帝这么个能够拿着爹和爷的老本打胜仗扩疆土的人。如果文景之后还是刘荣这种温和性格的话,那么结果就是北宋那个模样了(不是黑宋朝啊=w=)所以我认为文景和武帝是彼此成就的。 但是文帝和景帝彼此都不知道自己做的到底对不对,在他们和当代人看来,他们无疑是窝囊的,是无能的,是让人看不过眼的。 其实同样的情况放到现代也一样。 老江、老胡、习大,建国60年左右 只能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港真,谁家里头没有在几年前骂过前两位太软呢?反正我家是有(咳咳) 感兴趣的可以搜一下【中国GDP】这个关键词,看一下那个上扬线的起点是哪里。 真好奇千百年后的历史书啊…… 第139章帝国裂变(50) 景帝后元元年,春三月,赦天下,赏赐民爵位一级,赐予二千石与诸侯国的国相右庶长这一爵位。 夏,全国欢宴五天,民间可以买卖酒浆,作为新年的开年之初,大汉就陷入在欢快的气氛之中。 而这一份轻松祥和的气氛以及因全国的宴席需求促进了商贸流通,商队南北东西穿梭来往不绝。自然不会有人真的注意到为何这些货物来来去去均是满载,却唯独运货的马匹渐少,更不会有人注意到郡县底层小吏频繁的人事调动,亦不会有人注意到有一个名叫冯唐的官员悄悄来到了渔阳郡接任了太守一职,而御史大夫冯敬则被调往平成郡。而等他们注意到的时候,大汉的北部防线已经构建完毕。 自此,大汉星光熠熠的一道防线就此而成——这一条在后世被称为“钢铁防线”的防线刚刚建成便遭遇到了匈奴的突袭。 五月,地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