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39 (第2/2页)
能倾灭的恐惧和担忧之中却又无能为力。 如此高压的环境,也催生出了无数身怀报国、救国思想的贤才文人。在这块狭小的土地上,各家文化和思想均是剧烈碰撞,学者们彼此之间均是十分敬重对方,只因大家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救国。 和别的诸子百家斗成乌眼鸡的情况不同,卫国的文化更为包容,卫国人也更愿意集百家之长,故而有称——卫多君子。 但可惜的是,君子只能治国,能够救国的唯有霸主,而卫国的国君空有野心却无实力。 随着国土面积愈加狭小,不少君子才子只能外出谋职,他们的首要谋职方向自然是魏国。 商鞅、吴起均是卫国人,若遇贤君,国何以不强?但这些都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如今的卫国唯有一城,周围全是魏国的地盘。 可以说魏国不拿下卫国完全是顾忌着自己的名声而已。卫国是周天子姬姓诸侯,如今若其安安分分还真不好出手直接剿灭。当然,如果事出有因那就情况不同,偏偏卫国国君在这时比谁都能苟,魏国也只能忍下了。 如今的卫国濮阳,倒是有一桩奇怪事情发生——卫国商人吕氏的傻娃娃一夕之间变聪明了,而且比同龄娃娃还要聪慧,看书习字一遍便知。 知情者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将小孩说成了一个小神童,旁人自是不信,于是,双方当即约好择日登门拜访。也有游历来卫国的别国人莫名其妙,“这吕家的娃娃痴病好了,与他们何干?” 这自是外来人有所不知啦。吕家本是书香之家,然而家中贫穷,于是吕家长子年纪轻轻便弃文从商,一点点撑起整个门楣。 吕家老先生为人宽厚,遇到有人叱骂他家辱了读书人名头也不生气。有人得了消息便来劝说他莫要让孩儿行商,商籍低下,而老人只言曰,是自己无用,读书养不活一家人,儿子也是辛苦云云,常说得旁人跟着一同落泪。 加上吕家老先生富有之后时常出资帮助乡民,吕家的铺子所售卖的货物价格也颇为实惠,因此虽然吕家如今入了商道,濮阳人依然十分尊敬他们。 但就是这么一个不错的人家,偏偏长孙是个傻娃娃,从生出来开始就不哭也不笑,不言也不语。吕家也请了不少游医均是没个办法,最后也只能就这么养着。 因为吕长子行商在外久不还家,吕家第三代就只有这么个痴儿,吕老先生也十分闹心,没少求医问药。 这吕大郎赚回来的钱,有一大半是放在了傻娃娃身上。 如今他吕长孙一夕之间变聪明了,都是乡里乡亲的,自然也是为其高兴。 这些人并不知道,吕老先生如今还是在挠头呢。 这大孙子忽然有一天会说话了这很好,但是大孙子嘴里说出来的话总是让人听不懂,大孙子做的事也古古怪怪,兴趣爱好更是奇怪——他大孙子竟然在研究怎么养猪! 小家伙还挥舞着小胳膊小腿想要亲自上手为其阉割,口里头还说什么,“没有被阉掉的猪不是好红烧rou。” 然后,问他什么是红烧rou,大孙子就歪着脑袋眨着圆眼睛,想了好半响之后说一句不知道。不知道归不知道,断子绝孙刀却是一定要亲自下手。 苦劝无果后,无奈的吕翁只能让仆役死死捆住了家里的大黑猪,然后眼睁睁看着家里头的小娃娃手起刀落……那下手的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