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_分卷阅读45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57 (第2/2页)

何以得知?”



    异人犹豫了下,他伸手点向了羊皮纸上,以手指画了两个圈,那真是以大粮山为分界线的两个圈,随后抬眼看向吕不韦,目露征询之色。



    吕不韦笑了。



    因为他知道异人懂了。



    长平一地之所以被廉颇选为驻守之地便是因为此处是一个被西南走向的韩王山、东西走向的羊头山、南北走向的大粮山构成的一个天然三角防御地带。也就是说对于赵军来说,此处正是兵书上的面河背山之势,且重要的两道补给也由山脉阻挡,此处无疑是一处绝佳的屯兵之地。



    更不必提这些山谷背后还是赵国连绵的赵长城了,赵括选择继续在此处驻兵并没有任何错误,这里也是廉颇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经营之处。



    只要守住这个地方,赵军便可借由以守代攻的方法一波一波消灭秦军进攻军队,从而减少对方的人数。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他们的对手秦国按常理出牌与他们进行遭遇战。



    可秦军一定不想和他们打遭遇战,因为那和之前的断断续续持续了将近三年的每一场战役都不会有太大差别,均是以彼此之间相持不下作为结果。



    异人是秦人,他非常清楚对于老秦人来说什么才是最宝贵的——那就是人。



    秦人占据贫瘠的西方土地,地大物寡人少,尤其比之占据广袤农耕地带的赵国来说,单拼人口,秦国比不上赵国。



    赵括最大的优势是他是名将赵奢的儿子,但是最大的劣势也恰恰在此。他是赵奢的儿子,但赵奢也好,赵夫人也罢,对儿子的评价都不高。赵夫人甚至在赵括领兵出征前去寻了赵王求来了一道“兵败勿殃及家人”的旨意。



    这道旨意下达之后于赵家一家是安全了,但于赵括而言无疑是极其的耻辱。论兵法他不输任何人,便是父亲赵奢也败在他的手下,然而父亲说他不够灵活,母亲说他必定兵败,唯一相信他也给他机会的便是赵王。



    而且赵王几乎是倾举国之力和他的威严将宝压在了赵括身上,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如今这般又怎是单单一个知己可以说得清的?



    对赵括来说,赵王是他的恩人,他成就了自己,而他也要用自己的战绩成就他的王。此战了结,他就会和自己的父亲一样,踩在秦军尸骸之上封侯拜相,同时,送他的王等上那诸侯之主的地位。



    年轻人的想法太好看透了,就连与这两个年轻人都没有太多接触的异人都能隐约猜到他二人的心思,何况秦军。



    异人的猜测是基于他对秦军有足够的信任,他认为秦军不可能这般愚蠢到会没有察觉赵王临战换将的目的,那么,如果秦军知晓赵国大张旗鼓换将的目的,为何还会被出击的赵军“攻其不备”?答案就在异人划下的那两个圈里。



    绕背。



    这是一个但凡有些战术素养的人都能想到的计策,攻其腹背,以成包围之势,随后瓮中捉鳖,这也是每一个将领都想要达成的目标,围而不攻这便是对己方兵士最低的损耗。



    但是孙子兵法自成书之后读者众,但凡带兵行军之人又有几人不读兵法?大家都知道绕背是一个好方法,自然都会防备其后背,如果有了防备那么绕背又有什么用呢?很简单,所有的兵法的前提都是在于“奇”,出奇方可制胜。只有在敌方绝对想不到你会这般做的时候你这么做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