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59 (第2/2页)
,最终还是没忍住,他紧紧皱起了眉头看着他,“你笑甚?” “我笑……当真有那种祸到临头……”吕不韦轻言细语极其温柔,“却还不自知之人呐~” === 正当吕不韦于宴上舌战四方之时,他的儿子吕小安也在家门口围观一场舌战群儒。 起因很简单,吕安本来是站在自家园子里头看书的。此时正是春末夏初时,空气中已经带上了几分燥意,小孩子火力旺,吕安怕热,而园子里凉风习习比起屋子里面可舒服多了。 而他是被门外的喧闹声吵到的。 吕宅的宅子原来是一大官的院落,所在之处地段上佳,远离闹市十分清静。吕家人住进来之后为了出行方便整修了一下后门的道路。 这也算是一个潜规则,城市内的主干道以外的道路基本都得各家自己修整,商业街一般大家都凑钱一起修,而个人的门前道路就要靠自己了。 现代有句俗语是各扫门前雪,而战国时代则是各修门前路。 穷一些的就只把土层夯实,稍微有钱一些的还会铺个石子路,特别特别有钱的就会拿砖石铺路。吕家虽然有钱,但是也不想太打眼,所以后门的一条小巷都是石子路。 石子路其实也挺好的,又能承重又不容易积水。这种道路其实已经属于私路,无论是安全考量还是方便,有些人家会禁止外人踏入。而吕家行商,讲究与人为善,也乐意给人方便,所以平日里后头的路都是任由人来去的。 但今日这种吵吵闹闹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发生。 吕小安毕竟是小孩儿,心不定,他侧耳听了半响,发现门外是两拨人在辩论,见有热闹好看,他当下就走到了后门处,那儿早就有家丁在探头探脑看热闹啦! 吕安又听了一会,听到外头吵得愈加激烈,心中好奇便蹲下身子从家丁探听的缝隙中哧溜钻了出去,家丁阻挡不及只能赶紧跟在小主人身后跑出去。 在这些人吵起来之后身边很快熙熙攘攘围了好几波人,人一多自然挡住了后门开启的动静,并没人知道主人家终于被他们惊动也来看热闹了。 吕安仗着个子小,左钻右钻就跑到了队伍的最前面。他听了一会就弄明白他们在吵什么了。这两方人都是儒生,吵得就是儒家如今很火的一个话题——人性的善恶。 因为吕家老太爷习儒,这事吕安从爷爷那里听到过。儒学自孔子传下,经孟子修习完善又加以发扬至今已近两百年,而孟子的所思所想更是被公认为正确思想,可这些年横空出世一于儒学的研究上颇有建树的的学者,名唤荀况,此前任天下文化大国齐国之祭酒。原先众人对于他有大期待,哪知道而此人走的路子却和如今的儒家思想大不同,他对儒家典籍的理念在不少儒生们看来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全然违背了孔子的理念和教诲,更过分的是荀卿的儒并非是单纯的儒,他还往里头填入了不少别的诸子百家的理念,这在不少儒生看来就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如今的儒家学派以孟子的理念为正统,荀子的许多想法在他们看来自是不妥,尤其在他最近的主张是人性生便有恶之后,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儒生自是不能接受,然而,然而这人太会狡辩了,找其论道者不知凡几,均是被其驳倒而归。 在如今的儒家世界里,主流思想就是荀卿VS儒家各学派。 现在也是这样,坚持性善论是五个儒生,而性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