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67 (第2/2页)
留的人不多,结果秦军大军过去,就被吃下来了,坚固的百里石长城就成为了秦军困住赵军的通道,同时切断了此处粮草来源。 南段大粮山(看名字就知道了这是个存粮食的好地方)难攻,所以秦军也不攻,他就是在下头埋伏,不让你来拿粮。 还记得赵括的安排吗?他在这两处放了人数较多的民兵,民兵和兵士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有个兵字,但说白了就是没有经过训练的农民。并不是说战斗力差多少,而是意识,农民的意志力比起兵士薄弱太多。 人或许可以杠一时,但很少能够长时间杠上的,秦军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事实上他也成功了) 赵军原来有三条粮食补给道,现在只留下了当中一截。 或许有宝宝问,不对啊,粮草补给往哪哪都能走呀,绕个路不就行了? 妙就妙在这里,秦赵两国是在太行山脉进行交战,愚公移山的故事还记得不?太行王屋二山就在这里,这个故事的时代就是战国,还记得里头咋说不?方七百里,高万仞。 在古代这个数据靠人力是非常难以跨越的,人走都难,别提扛着粮食了,所以只能从太行山的小陉行走。 太行山小陉一共有十条,被称为太行十陉(后来只有八条了),但在南太行山脉也就是交战地的只有三条,没错,秦军现在控制了其中的两条。 赵军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从羊肠陉走。 而原本,赵国最舒服的运粮方式是从北部的滏口陉出去,由邯郸运粮,而百石里长城也就是保护这条通道而被建立的。 赵军知道自己只有这条路,秦军难道会不知道咩? 预知下集如何,请看下章分解。 PS:长平之战还是以历史书为准啊,具体啥样谁也不知道,大家是根据史料地形考古发现进行分析的,但是为了成绩,你们要相信历史书。 (虽然历史书应该不会考那么细) 啊,我真是个负责任的大大 第161章战国风云(14) 平阳君这一番话出口,满朝文武均是惊呆了,谁都没想到这位赵王叔竟然会在王庭上就这么开口喷人。 虽然平阳君以前也是走犀利路线的,但是以前好像还真的没有这般刻薄吧? 被他驳斥的那名官员当下脸色通红,双眸更是因为愤怒瞠大,但他强压下怒气,拱手道:“平阳君若是有不同意见直言便是,臣自当洗耳恭听……” 他的话还没说完,平阳君赵豹就将他推到一边,用堪称无礼的架势大咧咧站到了赵王面前。年轻的赵王立刻皱起了眉,但还没等他斥责这位皇叔失礼,就见赵豹在他面前恭敬行礼,“不知王可还记得昔日秦晋之战?” 赵王一愣,他的思路被这位王叔突然一个拐带,当下有几分茫然,但仍然顺嘴答道:“不知王叔指的是哪一次?” “自是秦穆公同晋惠公那一役。”赵豹不打算花费更多时间在让群臣回忆这一段四百余年前的历史,更何况他国的历史,这些赵国臣子也未必知晓,他直接开口将这段历史大概讲述了一遍。 这段故事发生在赵国还不是赵国的时候,也就是春秋时代。 赵国的老东家晋国当时发生了内乱,王室之间互相搏杀,晋惠公因此流亡在外,与秦国签订盟约,秦穆公以割让河西之地为代价将晋惠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