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95 (第2/2页)
他的不少鼓励。78年改革开放、农村土地承包等等,一系列政策出来。顾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溪头村承包了400亩的土地,以每年2万的租金,每年2万的租金,对溪头村的村民来说,每户人家有200左右,也就是说,一个月等于17块钱左右的收入。因为土地是溪头村公共所有的,所以这400亩的地出租之后,租金是分给溪头村的村民的,不管是溪头村的村委还是村民,大家都高兴极了。第66章吕家人下乡200一年,一个月17块钱,等于每个家庭多了一个试用期的工人。而这400亩地,顾希早就规划好了。他在中间地段建立广场,集超市、百货公司、电影院为一体,周边用来建房子,也就是后世的商品房,比那筒子楼可有派头多了。400亩的,直接签订了200年的合同,不过顾希也不占村民的便宜,租金每年递增,按照年代的物价来递增。随着改革开放,供销社渐渐落幕,私营越来越多,所以目前来说,最重要是超市。顾希首先建立的就是超市。超市一边在建立,顾希带着张勇强、杨华国、杨富国、吴三林、乔华、崔傅,开始往全国各地跑,跑市场、跑货。而周转资金就是食品厂的钱。当年,食品厂这几年的资金也就五十来万,是不够的。但是,国家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并且还非常支持这一块,也因此,信用社贷款非常的容易。顾希用食品厂做担保,向信用社担保了200万。等超市建好之后,所有的货开始上架了。这些货就是他们几人全国各地跑的时候找来的,除了平时很难买到的大米、食品厂自己生产的面粉、rou干、鱼干之外,还有其他的食品,比如糕点、面包、蛋糕、还有各种卤味、瓜子、白糖、红糖……但能想到的吃的,都能在超市买到。每个柜台的服务员态度非常的好,跟以前百货公司的服务员完全的不同。这个大型的超市一建立,县城的百货公司和供销社就被比了下去,不过,他们也在走下坡。随着超市的建立,接着顾希在周边建立了店铺,然后是居民小区。溪头村出名了,不仅仅是溪头村,就是整个供销社下的村子都富裕了起来。这几年,食品厂更名为溪望集团。溪头村的溪,乔望的望,但同时又是希望的皆音。溪望集团旗下,有食品公司、房地产公司、服装厂等等。这里面的工人都是从这边的村子里招聘的。尤其是服装厂,那都是女同志的天下,这个年代的女人们手工活基本都不错。做出来的衣服,直接拿到店铺去卖,甚至批发到全国各地。随着溪头村的发展,国家对这个小村子非常的重视。原本,溪头村只是一个村子,后来溪头村变成了县,原本的县被滑到了溪头县里。郝社长升职成了郝县长,就连连着溪头县的几个村子,都被发展成县城中心了。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私营企业也越来越多,私营老板也越来越多。同时,原本的那些国营厂也不行了。下岗、倒闭……在这个时候,溪望集团上报了,一次一次的上报,报纸上还有顾希和溪望集团一些高层的照片。这些高层中,杨书记和吴队长几乎是摆设。但是他们都有接班人。而且,报纸报道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提到,溪头村,甚至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