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83 (第2/2页)
气。李谨言不会以为这场战争结束,世界就太平了。一战的进程足以表明,历史仍在遵循着固有的轨迹,李谨言拼命扇翅膀,能改变的也只有自己脚下的土地。若没有楼家,李谨言能把厂子办起来,别被三天两头的打秋风就算万幸。一朝穿-越,天老大地老二,自己中间站的想法,傻缺才会有。李谨言是傻缺吗?显然不是。三月初,几位老先生重新到大帅府中安营扎寨,还带来不少小辈和徒子徒孙。随着一艘又一艘“运宝”船抵达,需要的人手也越来越多。李谨言将建造图书馆的工程交给了孟氏兄弟,同时将在京城建造博物馆的计划告知了楼大总统。楼大总统的回电也很快,答应得也很痛快。拿着电报,李谨言蹬蹬蹬跑上二楼,在书房里找到正伏案工作的楼少帅,“少帅,大总统答应了。”“什么?”“博物馆的事。”李谨言几步走到桌旁,“我三月要去大连,少帅,你看派谁和孟涛一起进京比较好?”关北图书馆由孟波设计建造,京城博物馆则交给了孟涛和四处的那位机关大拿。将这些宝贝从国外运回来费了李谨言多少心血,若是损失一件,李三少都想抱头撞墙。比起大院深宅,博物院一旦建成,更容易被盯上。在后世,博物馆失窃案也不少见。哑叔就提醒过李谨言,江湖上可有不少“能人”。李谨言拍拍脑袋,赫赫有名的“燕子李三”,不就出现在民国时期?虽然历史已经改变,但谁也无法能保证不会再出个王三赵三。防贼的同时,也要提放建馆中途有人插手。“请孟老上京。”“孟老?”“外祖父也会亲自去京城一趟,不需要担心。”楼少帅又拿过一份文件,埋头看了起来。李谨言想想,好像也只能这么办了。总不能让楼少帅派军队进京武装建馆吧?三月四日,许二姐接到了哑叔发来的电报,同日,俄国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游行和示威活动,被派去镇压的士兵当场哗变,加入了游行人群,大喊着“不要战争,要面包”的口号。三月七日,局势进一步恶化,沙皇尼古拉二世彻底失去了民心,也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三月八日,沙皇从前线调回的士兵拒绝对群众开枪,宫廷大臣也不再支持他,尼古拉二世彻底孤立无援,只剩下唯一的选择,退位。为了维持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尼古拉二世想把皇位传给弟弟米哈伊尔,却遭到了拒绝,无论是谁,在此时登上皇位都不会受到民众“欢迎”。此时的俄国,就像是一百多年前的法国,不再需要皇帝和国王。伊莲娜提起裙摆,在长长的宫廷走廊中奔跑,房间中,皇后亚历山德拉以及沙皇夫妇的五个子女都在焦急的等待着消息。“尊敬的皇后陛下,皇帝陛下宣布退位。”话音刚落,皇后亚历山德拉便晕了过去。沙皇退位后,俄国建立了资产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