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47 (第2/2页)
02和2003连续两年的满分金牌得主。在中国国家队三十余年的参赛史上,取得这一成绩的选手只有三个,而且这两年是题目相对难的年份。“2000年前后,还有很多参加冬令营的同学在参赛前甚至不知道进了冬令营能保送,冬令营金银牌可以直接进清北(现在的同学别羡慕,那时候金银牌加一起也就六七十人)。我们考完冬令营之后,郑志明塞给高分的学生一人一张纸,说这张纸就是北大录取通知书,那时候还是有一些人不信他的话。那个时候学竞赛,真的靠的都是兴趣。”这位大牛的人生也挺有意思的,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搜一下。感谢在2020-09-1006:38:25~2020-09-1022:28: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哈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桃之夭夭50瓶;明樱30瓶;半小小29瓶;锖-、咸蛋黄20瓶;芋圆、清若10瓶;320838375瓶;淇淇、爱吃rou的筷子2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149章那就遛遛呗(捉虫)校长的演讲还在继续:“面对数学,面对竞赛,光有热爱就足够了吗?当然不是,你们还需要刻意练习。什么是刻意练习?就是为了提高绩效,简单代入替换就是你们的竞赛能力,而被刻意设计出来的练习。它要求一个人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就是你们不能再刷那些你们轻而易举就能做出来的题目了,无论它们看上去是多么的高大上,做出来多么能够让周围人惊叹,多么让你们感觉好拉风,都不能再做。你们要做什么?做更难,难到让你们甚至感到痛苦的题目。因为只有这样,你们的潜能才能被一点点的逼出来,你们才能成长为现在的你们都不敢想象的强大存在。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经验,而是刻意训练的程度。顶尖的运动员会在训练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针对性地去以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甚至痛苦的方式去练习高难度动作。你们也要经历同样的过程。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刻意练习来帮助你们突破自己,同时也让你们认清自己的短板甚至进一步思考自己是否适合搞学科竞赛。我跟你们大部分老师可能不一样。一般情况下,老师跟家长都强调要坚持。我的观点恰恰相反,该放手时就放手。学科竞赛只适合5%的学生搞。也只有这5%的人在专业指导下才能真正有效提高自己,有机会成为顶尖高手。就好像普通人即便再热爱跑步,没有基本的身体条件,也不可能变成世界冠军。那他可以将跑步变成自己的爱好,用来锻炼身体,而不能指望靠这个成为职业运动员。早点儿摸清自己,是对自己的温柔。无谓的坚持,是对自己人生不负责。所以,准备好没有?大家可以出去洗把脸,上个厕所,吃点儿东西,半个小时后我们开始考试。当然,现在不想吃也没关系,准备点儿吃的喝的在身边。注意不要有刺激性的气味,大家要尊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