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88、翻車的真相【下】 (第4/6页)
倫敦大學對外國大學的碩士生不允許直接攻讀博士學位,必須再讀一年碩士課程,然後視其程度再決定是否接受攻讀博士學位。 我指導過一位來倫敦大學的港大碩士生,我也是要求她先修一年碩士課程再說。所謂碩士課程不一定要選課,但必須讀完指導教授所開的書單及完成要求的作業,更重要的是師生間的對話和交流。因此,沒有指導教授,沒有完整論文,而且沒有口試委員的簽證,怎會有學位和學位證書呢?如有證書,那就太嚴重了,偽造文書嘛! 看到蔡英文所提出的控告賀德芬教授的物證,正好佐證其造假,因為其中有一張入學申請表,上面明明填的是申請修碩士一年(正如我要求港大碩士生一樣)。這張入學申請可能是真的,但是上面被人把申請碩士一年,用手改成Ph.D.,還改了論文的題目,這怎麼可能?入學申請表可以這樣任意用手塗改的嗎?最奇妙的是:「博士論文哪有與人合撰」的道理,任何大學都不會允許,倫敦大學政經學院會例外嗎? 更莫名其妙的是:合撰論文的人蔡英文居然又敢說就是她的指導教授。那人是教授嗎?只有大學學歷的人能在倫敦大學指導博士論文嗎?何況蔡還聲言她獲得的不只是一個博士,而是一個半! 簡直是天方夜譚! 世界上有哪個大學頒發過一個半博士學位的? 這種話都敢說出口,未免也太過蔑視台灣人民的知識水平了! ~國際知名學者、作家,成大教授 馬森 ~ 附註:今天看到一則「軍機墜毀新聞」時,個人一時心血來潮,腦裡莫明其妙蹦出:「蔡英文有碩士學位嗎?是那所大學?」於是上網搜尋,結果沒找到有關「蔡英文碩士學位」的資料,卻看見上述那篇「馬森先生寫給日本友人澤寬的信件」內容。猶記得,個人退伍那年拜讀過馬森先生「夜遊」一書,至今還記得此書主要陳述的故事,很令人感傷。 ★★★ 树林里有很多树木,这是人们都知道的事。 只是人们不感兴趣,愿意花时间去弄明白。 「If a tree falls in a forest and no one is around to hear it,does it make a sound?」 意指,假如一棵树在森林里倒下而没有人在附近听见,它有没有发出声音? 此乃一个哲学思考实验,关于观察和现实知识的问题。 哲学家乔治.贝克莱在1710年的《论人类知识的原则》中提出:「可是你问,对我来说肯定没有甚么比想起树木更容易,举个例子,在一个公园里,没有任何人在附近感知它们,意识里头的东西只会在被感知的时候存在;所以树木在公园里的时间,不会比有人在附近感知它们的时间长。」不过贝克莱从来没有就「假如一棵树在森林里倒下」的问句写过只字片言。二十年后,威廉.塞特在思考意义的出现时,提到贝克莱的例子:「扯开自然世界的纱线,布上的图案样式就会消失。设计其实是在于裁缝如何安排纱线的排列:这样放那样摆,依照着当下时尚的要求。说某些东西是有意义的,就等于说我们做的安排就是那么样;我们把它怎么理解,以及我和你理解出甚么来的可能,举个例子,跟一只猫的世界有所不同。假如一棵树在公园里倒下而没有人在旁边,它就是无声的、不可见的、没有名字的。要是我们都会消失,世上就不再有树;所有的意义都会跟我们一起消失。除了猫儿们的,当然。」好些年以后,出现一个类似的问句,1883年6月的《The Chautauquan》杂志这样问:「假如一棵树在一个没有人的岛上倒下,那里会不会有任何声音呢?」 他们接着回答说:「不会。声音是一种当空气或其他对象移动导致耳朵受到刺激而产生的感应。」 以上说法似乎在暗示,这个问题本身是从纯粹科学角度出发,而非哲学性的。 一年之后,《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进一步证实这个问题的技术性,其哲学部份仍未被留意。该杂志将用词稍作修改,问道:「假如一棵树在一个无人居住的岛上倒下,那里会不会有任何声音呢?」 然后,他们给出一个更技术性的答案:「声音是震荡,通过耳朵的机制传达到我们的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