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穿成北静王_分卷阅读12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26 (第2/2页)

也捎上一个跟着他历练,另一个弟弟则留守在广宁城。

为什么没把两个弟弟都带上?因为臣子们反对啊。

王府重臣大将都亲眼见过或是听说过王爷有条小金龙相伴——亲见的就不说了,听说的那批人居然没人表示异议,都是一副“原来如此”的模样感慨一下:旁的不说,只说辽东城附近的田地都减产了一半,咱们这儿依旧大丰收……谁还不知道王爷十分不凡呢!说不准是天上哪位星君仙君托生呢。

这些话传回来,水溶但笑不语:打开好感度模块,王府内外人人额头绿到发黑,他都麻木了。

即便如此,众人对王爷安危似乎不再太过谨慎和小心,然而水溶想把弟弟们一起带去,还是被深得他信任的首席幕僚带头反对。

好吧,听人劝吃饱饭。两个弟弟当着一众家人,靠着猜拳一决胜负,最后还是略稳重些的大弟弟“拔得头筹”。

话说这次勤王,水溶并不打算给皇帝解围后再一鼓作气直接冲入皇城。

如果真被那个“摄政王”的名头迷惑,他肯定有去……不说无回,但想全身而退要花很多钱,还会让宝贵的老兵丢掉性命。

水溶和幕僚们商议后,真正的打算是打几场胜仗,再升一升名望,最好能进兵越过黄河,抵达长江以北,然后把吃不上饭不得不被裹挟着北上的百姓安置到辽东去。

他所在时代,光辽宁一省就有四千万人口,整个东三省人口破亿,现在他自家的田庄已经全面普及从系统里兑换出的高产耐寒良种,即使在现在的气候条件下,王府的佃农们能做到亩产七八百斤了,这粮食产量……不说赶上后世的辽宁,起码一千万人养起来完全不吃力。

而自耕农和寻常士绅家能拿到初步“阉割”过的种子,产量比水溶在京城那会儿京郊田庄的亩产也低了两三成,但这不仅足够全家吃饭更能靠卖粮食在辽东过上好日子了。

这些过上好日子的自耕农和士绅也有在辽东之外的亲朋,于是消息传进关内……这些年就不断有山东和河南这样的中原百姓拖家带口,坐着渔船顺着海岸线一路北上,到广宁谋生。

能打定主意去投靠的,都是消息比较灵通也比较上进的破产农户和失去工作的小商人和工人。想想封建时代的文盲率,不难想象这批敢想敢做又不会遗弃父母妻儿的“当家的”差不多都是人才。

然而剩下那些不知所措的百姓……水溶这次就会亲自带人过去把这批人里的壮劳力连带他们的家人一起送回关外。

如今土地出产大减,为了获得更多粮食,有钱有粮的士绅会压价买地,而佃农和自耕农的日子……说白了,若非实在活不下去,能揭竿而起?可以想见,土地兼并越发严重,这短短几年就相当于其他封建王朝几十年的进程。

皇帝目前已然控制不住士绅——一个使尽全力都只能勉强维持禁军还听他的命令的皇帝都不会再做梦让百官士绅们听命忠君,但却曾下令让水兵阻止百姓乘船北上,只是随着兵饷再难到位,水兵都靠运人的商家船主来养活的时候,政令不说是废纸,起码也难出京城了。

怎么看如今的局势都很像明末那会儿,而皇帝也有点崇祯帝的意思,只不过现在的皇帝没崇祯那么天真,也没那么刚愎自用:怒斩大将重臣什么的还干不出来。也正是因为他不残暴,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