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贵女又容 第44节 (第2/3页)
浑身不舒坦。 沈又容见过了父兄,要与纪琢分开,去后头见老太太等人了。她看向纪琢,纪琢给她拢了拢披风,吩咐丫鬟们好生伺候着。 沈朔很看不惯他这个样子,好像沈又容在自己家里还能受委屈似的。纪琢倒是神色自若,没有一点见岳家的犹豫不安,他等了那么久才将沈又容迎入府中,今日站在沈家众人面前,还颇有些扬眉吐气之意。 老太太房里,沈又容一进门,沈清和与沈思慧便迎上来,叫道:“大jiejie。” 杨氏在上头道:“这会儿该叫王妃娘娘了。” 沈清和与沈思慧道:“是,见过王妃娘娘。” 沈又容扶两人起来,笑道:“自家姐妹,不必客气。” 她走上前去,给老太太杨氏李氏等人行了礼,老太太忙叫起,众人一起入座,热闹地不得了。 老太太见了沈又容,问了些日常闲事,问她与纪琢相处得好不好,问在王府里有没有人刁难等等你,沈又容一一答了。老太太余下便不再问了,问得多了,难免有些探听王府之嫌。众人换了话题,说起些家务俗事,一时说起惠妃。老太太神色淡淡,道:“不像个样子。” 杨氏道:“我先前就说那家姊妹俩太轻狂,如今弄出这样的事情,那边姑太太还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情呢。” 李氏直言道:“依我说,这门亲戚,不认也罢,没得叫人笑话。” 沈又容只在一边听,她们说的可比纪琢那三言两语详细多了。惠妃如何与皇帝见面,那翰林院编撰如何升了官,堂姑母家里如何轻狂,都说得惟妙惟肖,亲眼看见了似的。 沈又容吃着鲜枣,兴致勃勃地听。 这件事说罢,老太太忽又谈起淑太妃,道:“陛下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登基近一年了,至今不肯给淑太妃封太后。” 沈又容问道:“不是说中秋之后就封么?” “又不肯了,”杨氏道:“陛下不松口,国公爷递上去的折子都留中了。” 沈又容沉吟片刻,道:“咱们家,出了一个贵妃,我又嫁入了端王府,已是极其惹眼的了,这个时候硬是请陛下封太后,也不知是好是坏。” 老太太顿了顿,也觉得有些道理。齐国公府先前同陛下一派,现在投靠了端王,这会儿更应该撇清关系才是。 丫鬟端了茶,老太太摆手叫她们下去,一面看向沈又容,道:“这件事,你也问问端王的口风,看是怎么个意思。太妃已经是宫中头一个长辈了,封不封太后,倒不大要紧。” 要紧的是沈又容,她一个摄政王妃,可比个太后有用。 沈又容笑了笑,颔首称是。 老太太这里坐了一会儿,外头来人说,端王殿下来了,接沈又容去祠堂给先夫人磕头。 “去罢,”老太太道:“叫端王殿下去你院子里歇歇,过会儿请出来用个便饭。” 沈又容称是,出了这边,与纪琢一道去了祠堂,后又去了沈又容的院子。 院门口还是当初纪琢给题的字。 “你还真的挂上了。”纪琢负着手,看着门口匾额上的字。 “你既给我写了,不挂上岂不可惜?” 纪琢含笑看着她,“你日日待在这院子里,每次从这匾额下头进出,可会想到我?” 何止,有时候沈又容简直觉得这门口就站了一个纪琢一样。 “才不会呢,”沈又容故意道:“我都快忘了是谁写的了。” 纪琢便笑了,笑声爽朗清越,他拥着沈又容一起进了院子。院子收拾地十分干净规整,院中一棵皂荚树,树下安放着秋千。 “这棵皂荚树与东斋的皂荚树是同一年栽下的,至今总有百十年了。”沈又容道。 纪琢道:“这才是你我,缘分早定。” 沈又容还没进屋,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