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23 (第1/2页)
前方、正当中,正暴露在各重臣和皇亲国戚们眼前。清哑一身红色吉服,款款走上前来。众人见了她,都在心里评价:这个织女名副其实。织女,若是生的美貌妖娆,则不符合这个名号蕴含的勤劳、智慧等象征意义;若是生的太过普通,甚至满身村气,又不符合这个名号蕴含的不染尘俗的仙灵气;若像世家女子一样威严,便不容易亲近百姓,清哑长相秀美,安静、纯净,符合人们对织女的所有想象和期望。几位阁老都露出满意神色。清哑是有些紧张的,这与见识无关,而是皇权的至高无上造成的压力,她可不想惹事,她还想好好活着呢。她很想找找看方初坐在哪,这时候她格外想他。不过她没敢造次,规规矩矩在织机前坐了下来。第694章震撼一坐下,对着织机,她的心情便安定了,神情格外专注、认真,忘记了身处皇宫内院,忘记了周围坐着皇亲国戚和朝廷众臣。不,她并没有完全忘记。她想起来了:正因为他们在这里,她才更要认真地纺织,她要向这些处于权利最顶端的的人们展示下层百姓生活的辛苦,不是他们看见柔软的毛巾那样心情美好,那毛巾是百姓的汗水凝聚成的。她仿佛回到过去,与原主清哑合二为一。郭清哑,一个乡下女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坐在织机前织布、织锦,纺纱、刺绣,做家务,终日少言寡语。她所有的辛劳,都在清雅的记忆中复活。这些记忆中,还包括郭守业、吴氏等人,起早贪黑、斤斤算计,维持着那份一百多亩的家业,让它呈现逐步增长而不是败落的势头。清哑(清雅)忍不住鼻子发酸、喉头发哽。皇帝太后等人发现:织女就像在自己家里织布,而不是当着这些人演示。她神色虔诚、专注,动作娴熟、认真。她织得很快,偶尔线打结,她会迅速处理。听见周围人低声议论,她并不故作认真、装没听见,她会抬头看那边一眼,目光沉静,议论的人不自觉收声。王太后颔首道:“真不愧是织女!”皇帝忙点头附和道:“很好!”太子发现,六弟目光炯炯地注视着郭织女,看得十分出神,心下一动,微微欠身过去。低声道:“可惜了!”六皇子收回目光,笑问:“太子可惜什么?”太子道:“这样好女子,居然嫁了。”六皇子见他目含深意,不由笑容一滞,跟着就道:“怎么可惜呢。她和方初情投意合,正是天赐良缘。”太子没有接话,只一笑。便低头饮酒。六皇子转脸。继续看清哑织毛巾。他心里,却真是隐隐觉得惋惜、怅然若失。少时,清哑停机。将织出的毛巾献上去。太后和皇上看了赞不绝口,又命送去给其他人传看。众人传看了,都无不惊奇赞叹。从郭家进贡毛巾以来,大靖还没有其他人能织出同样的东西。七月一日织锦大会上。郭家初次将毛巾纺织技术敬献给朝廷。现在才九月下旬,朝廷还在造织机。还未投入生产,而清哑已经更进一步,将这项技术更完善了,且又织出浴巾、毛巾被等花色品种。质地也更细密、柔软、完美。郭家,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纺织作坊。郭家放话,不准备再扩大经营规模。无数人盯着这一块肥rou。蠢蠢欲动!皇上龙颜大悦,当即命重赏郭织女。赏赐除了罕见的奇珍异宝、各种名贵药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