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945 (第2/2页)
冲他事后将卖身契还给方初,清哑就感激他。她亲自下厨,连丫鬟也没用,要巧儿帮着打下手,姑侄两个用心做了一顿家常饭菜请顺昌帝和林世子。顺昌帝感受到清哑是诚心实意请他,而不是恭敬的款待,心情很好。这区分很微妙,他身为帝王,人人对他恭敬;可是这种打心底的感激却是他很少能感受到。他猜到清哑大概知道了他将卖身契还给方初的事。他不禁得意:强权压人容易,得人心难,当年他决定是对的。※次日九月二十,太后寿辰。早朝时,顺昌帝在乾元殿宣布了方初的赈灾计划。计划分两大部分:一是筹款赈灾,二是商业援助。先说筹款赈灾:郭织女将举办一个集纺织、服饰和绘画于一堂的展示,演绎纺织服装的历史变迁。到时,太皇太后代表皇家慈善机构出面,和郭织女一起向来客筹款,呼吁各方支援奉州受灾百姓。所有捐款都会登记造册,刻界碑立于奉州边界。第939章使绊子第二部分商业支援,细分十项:第一项:由织锦世家牵头,从西北各州府购买棉花运入奉州,预支给当地百姓;再抽调纺织能手,由郭织女带领,亲自去奉州教导当地女子织混纺布。所织的混纺布归织锦世家,工钱就以米粮支付。所需米粮,由织锦世家从江南等地收集,赶在冬雪前运一批入奉州;开春后再运一批,包括种粮一并解决。运粮的车船人手一律由织锦世家自行准备。织锦世家常年走货,车船齐备,有这个能力。第二项是紧跟第一项来的:将西北军工织造局建立在奉州。首先,经过一冬的锻炼后,朝廷无需再派人训练纺织女工,只要从奉州挑选混纺布织的好的女工就可以了,省却了朝廷的人力物力。其次,奉州是京城西北方第一大州,军工织造局建在那里,军服军鞋等物资可同时运往西北边疆、北疆、西疆三处地方,又便于朝廷就近掌控管辖,免得出了问题鞭长莫及。第三项,奉州出产一种藤条,耐旱,柔韧性极好,可召集商家去奉州收藤编制品,为百姓增添一条生计。……第十项:西北地形适合种棉,又不能耽误粮食种植,可以选择在棉花地里套种土豆等作物,增加收益。赈灾计划宣读完毕,乾元殿上一片寂静。便是不太懂经济的官员,也都听出计划完善。最最重要的是,没用国库一分银子!十项均采用商业手段,充分利用奉州当地物产民情,外援和自救相结合,朝廷只要命官府加强管理,防止jianian商欺压灾民,或者刁民趁机闹事等,一切米粮转运都无需官府耗费人力物力。这计划执行后,可以预见:奉州不但会顺利度过此次大灾,将来还会成为西北的棉纺织中心,经济活跃不亚于江南。顺昌帝见群臣脸色,满意极了,从御座上站起来,意气风发道:“方初知经济,善理财,真乃我大靖布衣尚书!”此言一出,冯尚书面如死灰。方初是布衣尚书,他算什么?众臣也都心思各异,却都齐声恭贺皇帝。顺昌帝话锋一转,目光落在冯阁老身上,笑道:“冯尚书胸怀百姓,向朕推荐了方初,他才有此次机会……”他高度肯定了冯尚书为国为民的襟怀。冯尚书想要辞官告老,却不敢说。他在官场打滚多年,并非一根筋什么事都敢做,眼下他既不能对方初有任何诋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