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人家_分卷阅读101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14 (第1/2页)

    为此“宁杀错不放过”。崔嵋对冯尚书的反击,也是利用这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样很管用。史书上记载的此类事不知多少。

也不能怪皇帝耳根子软,身为帝王,若不警惕迟早会丢了皇位;过于警惕则容易被人所趁,皇帝也是人,未必就能完美掌握这个分寸。

别说对臣子和百姓,便是对亲人也是如此。

先皇临去时曾告诫顺昌帝:对于白虎王靖国公一系,只要靖安大长公主还在世,便不用担心他们会谋反;一旦他皇姑母去世,便要防备白虎王靖国公一系,所以,顺昌帝极为尊重孝顺靖安大长公主。

靖安大长公主一直没出声,她在观察顺昌帝。

顺昌帝登基才几年,正年富力强,还算耳聪目明;等年纪再大些,时常被人挑拨,难免不会犯糊涂。

驱逐了冯尚书,顺昌帝笑道:“郭织女……”

忽听下面叫道:“皇上!”

原来是明阳子来了。

顺昌帝忙道:“皇叔来了,快请!”

第1016章史无前例的威胁

明阳子上来拜见皇上和太皇太后后,便站在那大骂冯尚书等朝臣居心叵测,不要脸欺负他弟子云云,连皇帝都插不上嘴。

明阳子长期不在京城,回来后难免会有些俗务要处置,更要与徒子徒孙讨论医药医术等,所以这几天一直在西院忙得昏天黑地。今天一出来,便赶上清哑的会展开幕,又在募捐,十分高兴,忙赶过东边来。却在殿门外碰见禁军拖冯尚书出来,冯尚书嘴里还一个劲地说清哑邀买人心等等。明阳子狐疑,遂问究竟。

等问明白了,他气得跑上殿就开骂。

仁王道:“那冯尚书就是赌输了恼羞成怒。”

明阳子喝道:“你还说!这么窝囊,看着你师侄女给人欺负!这是瞧我仁王一脉没权没势是吗?你给我听着:待会儿就通告仁王一脉所有徒子徒孙,往后谁再敢欺负郭织女、往她身上泼脏水,除非他家人不生病,不然病死了也不许为他们诊治!”

仁王大声道:“弟弟谨遵长兄吩咐!”

众朝臣目瞪口呆——这威胁……史无前例!

不过还真难说,山不转水转,没准哪天自己就病得快死了,那时可要看人家脸色了。

清哑看着前方那个花白头发老者,嗓子眼热辣辣的。

这稀里糊涂认下来的师傅,一直都无条件地维护她。

有时她真奇怪,这仅仅是缘分可以解释的吗?

她不知道,明阳子自己有颗仁心,看中的也是她的仁心,如此而已,不然,他亲人弟子也不少,谁能得他如此维护?

顺昌帝赔笑道:“皇叔,朕已经将冯尚书轰出去了。”

太皇太后也叫明阳子上前去,命赐座,然后温言安慰,说她和皇上断不会信人污蔑郭织女,叫他放心;又说募捐还没结束呢,叫他好好瞧着,回头让慈善中心拨一笔款给青山医学院那边;又恭维说这次募捐郭织女功不可没,募捐了许多银两,很快把话题岔开了。

好容易安静下来,又一批一百万捐款送上来,因为银票面额小,看着许多,但金额却与之前不能比,这也够惊人的。

皇帝和朝臣们发现:截止到现在,捐款的人数丝毫不减,募捐数正以飞涨的速度奔向五千万。

这还得了?!

这个数目已超过大靖财税收入的三分之一。

大靖疆域广阔,自武皇帝(英武帝)统治的“英武盛世”以来,距今已有上百年,百姓安居乐业,内乱不起,边疆也无大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