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yin贼的成长-万花劫_【万花劫】(第二十六章 初至扬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万花劫】(第二十六章 初至扬州) (第4/9页)

    意否?」

    朱三望了四周一眼,却只见稀稀拉拉的几位客人,回道:「还好,掌柜的,

    你这不是生意很好幺?怎幺大清早的,也不见几个客人?」

    掌柜回道:「本店住的大多是南来北往之客,有许多清晨就已结账离开,想

    着客官也是客商,所以才叫小二清晨去给您送热水,没想到惊扰了客官,恕罪,

    恕罪。」

    朱三点点头道:「无妨,我们用完早餐,也的确要离开了,掌柜的,算下账

    吧!」

    等候在一旁的店小二前头带路,三人随便用了些点心馒头,待到下楼时,掌

    柜的已将该找回的银两放在了柜台前,伙计也将马牵了过来。

    朱三也不迟疑,拿了银两,上马就走,沉瑶和沉雪清紧随其后,自是不用多

    言。

    待朱三走后,掌柜的将小二唤至跟前,耳语了起来……**扬州,本籍籍无

    名,自隋炀帝开大运河起,方才名扬天下,原本被东西走向的长江黄河所横切的

    南北水路交通,从那时起,方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继而成为了大唐最重要的港

    口。

    这里往南直通长江、出海口,往北可入黄淮、关中,放眼全国,再无这样的

    内河航运和海上航运连接点。

    一年四季,千帆竞会,万商云集,随之而来的少不了有各色店家、梨园子弟

    、墨客sao人……而街市坊间,绣户珠帘,每华灯初上,觥酬交错吟咏唱和,其一

    时之盛,不让京师,李太白曾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当时天下人号为「扬一益二」,可见一斑!盛唐过后,扬州稍稍平静了一段

    时期,然而随着漕运越来越重要,尤其洪武皇帝开国后,禁止商船出海,南北水

    运就更是完全以运河为主,扬州又再次繁荣了起来。

    此处虽离苏杭不远,但气质上与苏杭却并非一体,苏杭长期受士大夫文化影

    响,多儒雅之气,而扬州则世俗之气更加浓厚,这里除了平民百姓外,最大的一

    个群体,就是商人,尤其以盐商为重,商人重利,世俗之气自然浓厚!如果仅仅

    如此,那扬州就仅仅落一俗名罢了,但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就点出了扬州

    之妙,也点出了扬州最让人流连忘返的精髓所在。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的这一首,道出了他十数年于扬州生活之心声,也道出了扬州

    风花雪月的独特氛围!扬州四季景色皆宜,四时如画。

    春满烟花,夏翠荫,维扬洁秋,美冬雪!扬州多景,景小情雅,多园林,北

    雄南秀合一,运河穿城而过,两岸皆是袅袅婷婷的柳树,多桥有亭榭。

    春和景明之时,水暖花开,漫步在河岸边,清风拂面,惬意又回味悠长!非

    唯景色美,扬州人也美,扬州的美人,如同清水出芙蓉,不事凋琢,神态清新,

    面目朗润,赏心悦目,由里及外,宛如扬州最出名的琼花。

    自扬州繁华之后,烟花之所盛行,南北美人竞相来此,其中不缺异国风味、

    塞外女郎,结合江南水乡之秀美,更是将扬州「男人天堂」

    之名扬于四海,引得迁客sao人、富商巨贾、风流子弟,云集于此!朱三一行

    人赶在正午之时,就来到了扬州城外,尚未进城,就听见人声鼎沸,放眼望去,

    果然车水马龙,热闹之至!朱三虽居东海之滨,但扬州却早已向往已久,更何况

    今日身携二美,风光至此,更是意气风发,他索性下了马,慢慢步行,欣赏着两

    旁的景色!适值正午,天上骄阳曝日,将那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也晒得炙热,幸得

    两旁皆有树荫,散去了三分热气。

    三人牵马徐行,欲寻一客栈,突闻城外马蹄声骤起,一行人骑马飞奔入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