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七章 赵洵的第二封信(近20000字超级大章) (第2/8页)
“什么!西域联军和沙洲叛军径直去了凉州,想要与凉州城的驻军一起攻打长安。魏王的狼子野心被赵洵发现,赵洵斩杀之阻止了这次叛乱。西域联军应该是返回沙洲了,赵洵写这封信是叫我小心。” 刘霖真的难以相信这一切,堂堂藩王被赵洵给斩了? 不管他愿不愿意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所以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赶快整顿军队,随时准备和西迁的西域军队进行一场恶战。 之前受过的屈辱现如今有机会全部找补回来,刘霖如何能不喜。 他最痛恨这些两面三刀的杂胡,这一次一定要让他们连本带利的还回来。 ... ... 把信传送到长安后赵洵的心情很平静。 他一点也不慌张,因为他知道显隆帝不敢把他怎么样。 除非他把凉州城的军民全部灭了口。 否则只要有人作证魏王叛乱,勾结西域胡族欲攻打长安的行为,赵洵就是安全的。 因为他是为国除jianian,显隆帝如果要杀赵洵,就是与天下大义作对,会人心尽失。 即便是皇帝在这个世界上也不能完全做到为所欲为。 他会有很多束缚,只能在这个束缚内行事。 显隆帝这厮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应该是最明白了,这种时候不会犯蠢。 赵洵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危,反倒是有些担心沙洲。 西域联军撤军后肯定是会一路西行,返回西域的。 他们不可避免的会路过沙洲。 这一次他们会动心思吗? 毕竟沙洲是连接西域和河西的门户。 如果能够拿下沙洲,西域人就相当于是在河西扎进去了一颗钉子。 进可攻退可守,对他们而言这一点十分有利。 赵洵觉得他们是禁不住这种诱惑的。 所以十有八九西域胡人会攻打沙洲城。 所以赵洵第一时间写了一封信用传送术送到了沙洲城。 他特地报上了名号,还提起了冯昊的大名。 因为现任安西大都护刘霖和冯昊有旧,赵洵可以借着这层关系让双方之间的距离拉近一些。 就是不知道刘霖在看过信后会不会听信赵洵的话。 ... ... 最终显隆帝选择前去凉州调查魏王之死的人是冯昊。 他思来想去也只有冯昊最符合这个身份。 毕竟冯昊乃是不良帅,是赵洵的顶头上司。 而不良人又执掌侦查要案的权力。 涉及藩王之死,其他衙门都不适合插手。 唯有不良人最是稳妥。 可冯昊就郁闷了。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赵洵竟然敢斩杀藩王。 还记得出发前他曾经再三叮嘱赵洵,不要和魏王发生冲突。 当时赵洵是怎么回答的? 冯昊仔细回想,便记了起来当初赵洵说的是不会主动和魏王发生冲突。 这句话就耐人寻味了。 什么叫不会主动发生冲突,这不就是不会先出手发难的意思嘛。 看来赵洵从离开长安的那一刻就意识到了他跟魏王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不可避免要有一场恶战。 赵洵能做的就是不先出手。而一旦魏王先出手了,赵洵就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 魏王并不是一个省油的灯,这一点作为不良帅的冯昊十分清楚。 魏王在凉州就藩已经有一年,对凉州兵马军队肯定有很强的控制力。 但冯昊没有想到魏王胆敢动谋反的心思。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大周虽然国运衰退,但朝廷的实力也不是区区一个藩王能够比拟的。 凉州地处河西,当地民风尚武,百姓個个骁勇善战。 可那又如何。 河西人丁稀薄,凉州也是如此。 即便满打满算凑出一支军队,人数也就是在几万人顶天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