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赵洵的第二封信(近20000字超级大章) (第3/8页)
靠着几万人就想造反? 魏王真是太想当然了。 不过魏王联合西域联军的举动倒是一步不错的棋。 西域军队至少也有十几万,若是能够借兵西域,凑出一支二十万的大军,对长安还是能够构成一定的威胁的。 至于事情的细节究竟是怎样的,冯昊现在不得而知,他得亲自前往凉州调查一番才能弄清楚。 无论如何,赵洵是冯昊一手提拔起来的。 只要事情真的像赵洵在奏疏中所说的那样,冯昊无论如何也要死保赵洵。 显隆帝肯定不会对此事善罢甘休,但政治有的时候不是仅凭上位者的喜恶,而要讲究多方博弈平衡。 冯昊相信只要他把足够多的证据摆在显隆帝的面前,给他摆事实讲道理,此事一定能够就此揭过。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稳住赵洵。 冯昊在离开长安城之前特地写了一封长信,随后动用传送术传到了凉州。 他相信只要赵洵看到了这封信,一定能够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 ... 剑圣魏无忌返回东越之后立即闭关修炼,任是谁来求见也不见。 长安之战,他元气大伤,虽然捡回一条命来,但境界至少跌了三成。 若不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安心闭关修炼,把这跌的三成境界追回来,莫说天下第二的位置不保,甚至有可能一举跌出前十。 东越不过是弹丸之地,之所以能够存续至今,就是因为有魏无忌这个天下第二的大剑圣坐镇。 本以为他和山长之间的差距不会那么大,可这次长安之行让魏无忌彻底认识到了双方之间的差距。 可以说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犹如隔了一条鸿沟一般,完全就不是一个级别。 这不比不知道,一比却是着实吓了一跳。 山长的修为境界明显比当世所有修行者都高了一截,至于其他修行者无非也就是在争一个第二罢了。 难怪魔宗大祭司非要等南蛮和西域的联军抵达长安才肯动手。 实在是因为山长的实力太卓然超群了。 不集合大家的力量,很难对山长造成大的威胁。 最终西域军队未能如约而至,东海妖兽国也爽约。 魔宗大祭司无奈之下选择仓促开战,事实证明这种情况下他们完全就不是大周军队以及书院的对手。 山长只一个人就能分别击溃魏无忌和魔宗大祭司。 至于那个南蛮巫蛊师,更是一个扶不上墙的烂泥。 魏无忌好气,他气自己的实力不如人,更气听信了魔宗大祭司的鬼话。 若是山长中立的话他们这次长安之战还是有胜算的。但只要山长明确的站在大周这边,他们就没有任何获胜的可能。 韬光养晦,努力修炼内功才是王道。 至少短时间内魏无忌不会再去触碰长安方面的霉头了。 伤不起,真的伤不起。 再来一次他能否活着回来都不好说,一旦他死了或者是身受重伤,整个东越国和东越剑阁都会树倒猢狲散,自此覆灭。 要想挑战长安,挑战书院,唯一的办法就是使得自己变强。 魏无忌发誓,这辈子他一定会再回到长安城的。 他再回到长安城的那一刻就是让书院和大周皇族连本带利还回来的时刻。 ... ... 北方蛮族退回草原的过程要比想象中的顺利。 因为他们回到草原必经之路上的一个重要据点--朔州方面并没有给予他们太大的阻力。 这当然是因为大周皇帝听信谗言,认为朔州节度使王忠益养寇自重,通敌叛国。 被仇恨冲昏头脑的大周天子下旨将王忠益凌迟处死在长安。 一时间朔州军群龙无首,自然没有了狙击北方蛮族的想法。 这一次作战的结果对北方蛮族来说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虽然他们劫掠到了大量的金银、粮食,可还是很难解决草原干旱的问题。 哪怕是魔宗大祭司也不可能影响老天爷的决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